
每日靈糧
作者:張鈞莉 老師
1 | 二 | 以西結書30 | 11 | 五 | 以西結書40 | 21 | 一 | 但以理書2 |
2 | 三 | 以西結書31 | 12 | 六 | 以西結書41 | 22 | 二 | 但以理書3 |
3 | 四 | 以西結書32 | 13 | 日 | 以西結書42 | 23 | 三 | 但以理書4 |
4 | 五 | 以西結書33 | 14 | 一 | 以西結書43 | 24 | 四 | 但以理書5 |
5 | 六 | 以西結書34 | 15 | 二 | 以西結書44 | 25 | 五 | 但以理書6 |
6 | 日 | 以西結書35 | 16 | 三 | 以西結書45 | 26 | 六 | 但以理書7 |
7 | 一 | 以西結書36 | 17 | 四 | 以西結書46 | 27 | 日 | 但以理書8 |
8 | 二 | 以西結書37 | 18 | 五 | 以西結書47 | 28 | 一 | 但以理書9 |
9 | 三 | 以西結書38 | 19 | 六 | 以西結書48 | |||
10 | 四 | 以西結書39 | 20 | 日 | 但以理書1 |
日期 | 章 節 | 經 文 |
1/30-2/5 | 結33:7、11 | 人子啊,我照樣立你作以色列家守望的人。所以你要聽我口中的話,替我警戒他們。你對他們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 |
2/6-12 | 結36:26-27 |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
2/13-19 | 結47:12 | 在河這邊與那邊的岸上必生長各類的樹木;其果可作食物,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必結新果子,因為這水是從聖所流出來的。樹上的果子必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 |
2/20-26 | 但3:17-18 |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窰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
以西結書 第30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上章兩個預言已見原來再怎樣威風八面的帝王,也全都俯首鞠躬聽憑神遣調!本章是第三、四個對埃及的預言,更讓人深思:
1.與誰同盟?(1-9)埃及本是超級強國,古實、弗人、路德人…爭相與他結盟。猶大豈不也是一心聯埃以抗巴比倫。但當「密雲之日」;「列國之期」(3)臨到,「同盟之地的人,都要與埃及人一同倒在刀下」(5)!與強者同盟有效嗎?真所謂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與神同行最重要!
2.到哪躲神?(13-19)神掌握帝國興衰,看祂鐵口直斷「必不再有君王出自埃及」,打破所有「因勢力而有的驕傲」!祂更詳知地理人情,一一細數埃及各城的荒廢。而各城的排列,不斷的一南一北交錯跳躍,彷彿穿梭編織成網,把古埃及的文明,和偶像權勢,給層層網住。主啊,「我往哪裡逃、躲避你的面?」(詩139:7)
3.什麼膀臂?(20-26)約在這第四個預言的半年前,588BC,埃及法老合弗拉曾出兵援助猶大,卻無疾而終。以色列人竟還在期盼埃及能再出「一臂之力」。但埃及的膀臂說折就折;巴比倫的膀臂也只是暫時被神使用(10),唯有那位「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領他們出埃及的真神(參出6:6;申4:34等),才有真膀臂啊!
靈修筆記
2/2
以西結書 第3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旨在警告埃及(2),卻都在說亞述,正如白居易寫〈長恨歌〉是要諷喻唐朝時事,開頭卻說「漢皇重色思傾國」。藉古喻今,寓意更為深長;也令今日我們得以綜觀亞述和埃及,得到更多層次的領悟:
1.失敗豈僅怪頭兒(2;18):要評說法老蠻橫很容易,但他周圍的人就毫無責任嗎?本章兩次說即將敗亡的是「法老和他的眾人」(2;18),誰都不能免責。今你我這些「眾人」,能幫助防止掌權的「法老」失敗嗎?
2.高大並非單憑己(3-5;7):香柏樹枝美樹大,插入雲中,皆因得水滋潤,看這三節不斷重複「眾水」「深水」「江河」「水道」「大水」等源頭的供應,樹才高大;一旦「江河凝結,大水停流」,諸樹都發昏(15)。人說「一將功成萬骨枯」,本章說「一樹高大眾水流」。有什麼好驕傲的?
3.成功其實有責任(6;12-14):並且,樹一旦高大,便引來「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田野的走獸都在枝條下生子。所有大國的人民,都在他蔭下居住」,樹愈高;或人愈成功,遮蓋別人的責任愈大;一旦倒下,所引發的「響聲」、「震動」(16)也愈大。此理千古不變。
4.榮美終究從神來(8-9):樹的高大是因:a.「眾水」「深水」灌溉;b.「所栽之地」得天獨厚(4)。但請問水從何來?誰栽樹於絕佳地點?是神「使他的枝條蕃多,成為榮美」(9)否則誰美得起來? 且諸樹全都長在「神園中」,經祂評點才成為榮美,否則根本無所謂「美」可言。
5.驕傲必然生失敗(10-11):長得好好的樹,單單「因他高大,樹尖插入雲中,心驕氣傲」,神就「必將他交給列國中大有威勢的人」,絕不姑息!人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而驕傲,則為「失敗之母」!
6.管教還是為造就(14):樹倒枝斷是神殘忍嗎?原來為了「好使水旁的諸樹不因高大而自尊,也不…高大自立」埃及、亞述…各帝國的傾倒都為了作為鄰近國家的警惕,問題是人們學到不再驕傲了嗎?
靈修筆記
2/3
以西結書 第3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29章至此,七個對埃及的預言一再令人感慨:
1.繁榮與荒涼僅隔一線(2-16):前一刻法老還「在列國中如同少壯獅子」,頃刻便如大魚,被神撒網捕獲;前一刻埃及地還美麗絕倫 (19),轉瞬間「變為荒廢淒涼」,人獸絕跡(13-15)!神一出令,再強盛也立成荒煙蔓草。我們還在留戀繁華嗎?
2.日月與江河無可倚仗(7-8;13-14):埃及人奉日神為創世主;視尼羅河為生命之神;又尊鱷魚為地方主神。今神撒網拉上大魚 (2-4);使「…天上的亮光都變為昏暗」(7-8);更要擊打尼羅河,「除滅所有的走獸,人腳獸蹄必不再攪渾這水」(13-14),且看誰創世造物、誰掌管生命!
3.偉大與渺小同下陰間(17-32):本章罕見地描寫了陰間,呈現出:a.死亡的公平性:墳墓是最偉大的平等主義者,大國如亞述;以欄;米設;土巴,小國如以東;西頓,「都在那裏」,無一例外。b.死後的審判性:陰間中不分貧富貴賤,活著時「雖然仗著勢力使人驚恐」,死後「必與未受割禮的一同躺臥」,蒙羞受辱。新約對死後審判的標準啟示更明,信耶穌得永生,同樣不論貧富貴賤。c.神對陰間的掌權性:知道哪一國的哪些人在哪個位置,其表情、心情,乃至說些甚麼嘲諷的話……
4.埃及與世界兩相滅絕:為何一連七篇對埃及的預言?因埃及預表「世界」,猶如「紅塵」或「名利場」。神要人出埃及,進入應許美地,不要回頭糾纏,當人一再投靠埃及離棄神,神便出手滅絕埃及,使人單單倚靠祂。今我們靈裡的「埃及地」是荒涼的,還是方興未艾呢?
靈修筆記
2/4
以西結書 第33章
經文要義
33-48章是新段落,預言以色列復興。本章是引言,重申守望者的責任。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1.以爭戰迎接復興:本章七次重複「刀劍」(2;3;4;6×2;26;27),顯示即便從此是要迎接復興,並非可以懈怠觀望。復興需要用爭戰奪取!
2.以吹角傳遞異象:「角」指羊角號,本書中只出現於本章(3;4;5;6)。上一次以西結單獨領受異象(1章);現在神要他傳遞異象!
二、守望的職責:
1.神所要的守望(1-16):a.忠心比結果更重要:守望者的職責是守─要醒著;望─要高瞻遠矚;傳─要吹角(發簡訊;臉書…),果效在主。b.現在比過去更重要:12節「義人的義」「惡人的惡」是過去式;「犯罪之日」「轉離惡行之日」是現在。義人不能靠過去的義得救(13);惡人也不被過去的惡限制(14-15)。現在選擇義,使過去的義人持續為義;過去的惡人「一切罪必不被記念」(16)!c.回應和警戒同樣重要:先知須守望、警戒;百姓須回應警戒,轉離罪惡。都須向神負責。
2.神所謂的公平:特徵為:a.以善意為出發點(11):神斷不喜悅惡人死亡,唯願他們轉回。b.以鼓勵為大方向(12-16):神只看現行,不咎既往,賞罰可變動,以此鼓勵人忘記背後努力面前,選擇行義。c.以施恩為總目標(17-20):神的公義不只在罰惡,更是賞善,甚至不必善,只要離惡就行。神可說是想盡辦法在施恩,只要人悔改。
三、服事者的回應:耶京淪陷消息傳到時才「開口」,顯示服事神須:
1.超越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即便亡國的椎心之痛,也不能攔阻事奉。
2.明辨他人的虔誠和好評:勿以受歡迎為滿足,要明辨羊群的動機。
靈修筆記
2/5
以西結書 第34章
經文要義
本章述神要除滅不義的牧人和肥羊(領袖和富人),並應許賜下好牧人。表明在復興的過程中,須先潔淨教會,汰換領袖,神並要接管掌權!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神所指責的惡牧者,和所設立的好牧者形像,我們得知牧養應該:
1.無私奉獻(2;8):「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麼」,不可「只知牧養自己」!凡事為羊,「按著神的旨意照管群羊」(參彼前五2-3),而不是單為己。
2.主動尋找(11-12):何謂「只知牧養自己」呢?「不尋找我的羊」(8)是其中一種表現。那些「失喪的」羊(4)找不到路回家,牧人需要「親自尋找…將他們尋見…救回他們來」。羊不懂得找人,牧人需主動去找他。
3.引導供應(13-15):找到羊後不是和他呆在原地,是要「…領出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故土…在溪水旁邊…可居之處牧養他們」,使他們在佳美的圈中躺臥;肥美的草場吃草。牧者要引導方向、供應靈糧給羊。
4.滿足需要(4;16):16節極美地形容了牧人對羊的悉心照顧:「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每隻羊需求不同,正如教師「因材施教」;牧者要「因羊施牧」,不可照表操課,應付了事。更不可漠視羊群需要,「用強暴嚴嚴轄制(4)。
5.主持公道(16b-22):另外,牧者還要「秉公牧養」,亦即還要看見羊群的互動關係,不可容讓有獨佔利益(18)、待遇不公(19)、欺凌弱勢(21)等現象發生。亦即要在羊群間,以及羊群與社會的關係間,主持正義。
靈修筆記
2/6
以西結書 第35章
經文要義
本章重申神將審判以東(上次在25:12-14),因他助巴比倫滅猶大,趁機大事擴張領土。表明在復興過程中,神也要為教會爭戰,捆綁惡者。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屬靈定律:以東與以色列先祖雅各是兄弟,出埃及時神還禁止百姓干擾他(申 23:7;民 20:14-21),現卻再次審判,這提醒我們必須:
1.放下仇恨:以東受審的頭一理由,是「永懷仇恨」(5),跟著巴比倫「殺人流血」,故「必遭流血的報應」(6)。恨人也引發嫉妒(11),故受審。
2.拒絕貪心:以東受審還因貪心趁火打劫,強佔本屬鄰舍的地業(10-15)。貪欲會蒙蔽人心,看不見「其實耶和華仍在那裏」(10),是真正的物主;也忘了我們口上的話,神句句「都聽見了」(13)。
3.清除驕傲:以東受審還因狂傲自大,公然向神誇口、毀謗反對神(13)。驕傲常起源於不服權柄,桀傲不馴,而成為萬惡根源(參28章)。
4.對付荒涼:「荒涼」是本章關鍵詞(見上註);但不是常態。須對付!
二、歷史見證:神是輕慢不得的,歷史紀錄印證著神對以東的審判:
1.領土變遷:以東趁猶大亡國而侵占猶大領土(10),但其舊地隨後即被阿拉伯的納巴提王國(Nabataeans)攻佔,以東人便移居猶大南部,希臘文稱「以土買」(可3:8),馬加比時代被猶太人同化。新約中的希律王家族就是以土買人。保羅所說「在大馬士革的亞哩達王」(林後11:32)則是納巴提的國王。新約時以東即已不成國,其地現為約旦。
2.天險難恃:以東的首都西拉(後稱佩得拉Petra),是從石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城,彷彿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參俄3-4)。但納巴提、羅馬相繼攻破,7世紀時已成廢棄的空城,到19世紀才又被發掘,今為一供人驚嘆憑弔的古蹟。沒有神的祝福,何來天險可誇?
靈修筆記
2/7
以西結書 第36章
經文要義
本章向猶大地宣告脫去羞辱,再被建造。是33-39章復興預言的核心。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顯示復興的實質。不但以色列,我們也可經歷:
一、環境的重建(1-15):在外部環境上,神為我們:
1.洗脫臭名(1-7):那些「多嘴多舌的人」所加給我們的譏評「臭名」(3),會惹動神「發憤恨如火」(5;6),定要為我們出口氣,洗刷羞恥。
2.祝福土地(8-15):如同父母預備房間迎接新生兒,神也為被擄之民「快要來到」而使荒廢的「大山小崗水溝山谷」重新「發枝條;結果子…」,「照舊有人居住」,且「必生養眾多」。我們也是這樣蒙祝福、興旺…
二、生命的重建:內在生命方面,神更為我們:
1.召聚回家(24):被擄之民被神從各地方聚集,引導歸回本地;我們也像浪子,浪跡天涯而被主引領回到父家。
2.潔淨污穢(25):「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哈利路亞!今聖靈為我們作了同樣的,甚至更大更深的潔淨!以上二項是了結以往。
3.重建心靈(26):神進而為我們開創新局:「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大哉!此應許!新的靈,神的靈要住進人心,助人順從神(27)。後來基督降世,親自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林後5:17),成就此應許。
三、榮耀的重建:神要恢復被祂子民所失去的榮耀,包括:
1.聖地的榮耀:屬神的地業雖失喪也必奪回(4-5);必重建如伊甸園(35)。a.快將產業獻給神(詩16:5下);b.我也是神產業(詩28:9),要榮耀神。
2.聖名的榮耀:以色列故土復興,是因神自己的名要顯為聖(22;32)!
靈修筆記
2/8
以西結書 第37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接連傳遞了重要信息,啟示著重要真理:
一、神生命的大能勝過死亡:這些枯骨極其枯乾,了無生氣。但——
1.神話語就是生命:當先知發預言(講道),出於神的話就是生命,帶著極大的生命能量,一說出便進入枯骨,打破死寂。無堅不摧!
2.神作事就是智慧:神的生命不是無意識的一股能量,而是有計畫、秩序,並精準的:a.先連身體:又分骨上生筋;筋上長肉;肉上連皮等步驟。b.再吹氣息(靈):先召喚風從四方而來,並吹在枯骨身上。
3.神生命就是大能:生命氣息使枯骨不但復活,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今這能力也使我們站穩為基督精兵,連結為神的大軍!
二、神合一的旨意貫穿歷史:神心意是以色列「不再,決不再分為二國」(22),從賽11:13;耶3:18;30:4;31:31;何1:11等,直至新耶路撒冷城門上十二支派的名字(啟21:12),合一的呼喚貫通歷史,誰聽得到?
三、神平安的永約深入人間:究竟是怎樣的恩典,使神願意與我們:
1.新約帶來真平安(25-26):使人與神和好,並享平安,生養眾多。
2.聖所永在人中間(26下-28):即「以馬內利」,且直到永遠!
四、回應:大哉!神的能力和旨意!渺小的你我,要如何才配得過?
1.要順命:對一大片骷髏這種不懂人話的「無生物」講道,誰講得出口?
2.要放手:我手頂多抓杖,「在神手中」卻兩國復合(19)。誰鬆得開手?
3.要無私:擄民只求恢復猶大,誰管百多年前滅亡的北國?人類總是傾向狹窄;破裂;排他,神卻是要融合;分享;接納….誰放得開心?
靈修筆記
2/9
以西結書 第38章
經文要義
38-39章是關於歌革的預言。邪惡的歌革暗喻巴比倫,也遙指末日時的敵基督(參啟19:11-21;20:8),但不必強與現存的國家或人物相比擬。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38-39章「歌革」「瑪各」不確指何人何地,但可確定其中屬靈真理:
1.仇敵來自四面八方(2-6):a.33-39章復興的預言以歌革大戰為結束──復興中仍須爭戰,因爭戰得復興。b.聖靈的工作使枯骨「成為大軍」(見上章);但同時仇敵也呼嘯糾結,「成了大隊」(4;15),撒旦是我們的「對頭」,針鋒相對。c.歌革和陀迦瑪族來自「北方的極處」(6;15;並39:2);波斯在東;示巴、底但和古實在南;弗人在西,他施(西班牙)更西邊…我們總是「四面受敵」的(林後4:8)。
2.神永遠是主動的一方(4-10):但這些敵軍其實是神用鈎子鈎住腮頰,調轉,有意「帶出來」的,並非無故聚集。直到「過了多日」,「到末後之年」,仍是神把他們帶到以色列山上,並使他們心起貪念,圖謀惡計,合攻以色列。是神主動安排爭戰,又步步掌管著仇敵,我還怕什麼?
3.仇敵總是尋縫隙便動手(10-15):歌革與選民無冤無仇,來攻擊只因:a.有機可乘(11):選民安居,但「無城牆,無門無栓」;b.有財貨可搶(12)。以國家來說,這是有國防漏洞可鑽;或經濟利益可圖。以個人來說,則明顯是「魔鬼如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彼前5:8),毫無道義可言。
4.神是為自己的聖名而出手(16;23;並39:7;13):上述神主動帶出、調轉歌革聯軍來攻,其目的都在使自己顯為大、為聖,讓列國都認識祂。萬世以來神始終掌管著歷史,總是出手干預,原因都在此。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祂「為自己的名,引導我(及世界;歷史;人類…)走義路」!
於是我們了解為何稱以色列人為「住世界中間的」(12),他們的神,確實如詩歌所唱:「宇宙的中心,耶穌;世界的中心,耶穌……」
靈修筆記
2/10
以西結書 第3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得勝的性質:猝不及防的以色列卻大勝歌革聯軍,顯示「得勝」是:
1.勝從神來(1-7):上章說以色列根本「無城牆,無門無栓」,憑什麼得勝?是神調轉了歌革軍隊,專程從北方的極處帶到以色列山上來「引頸就戮」,又親自打掉歌革的弓、箭,並從天降火在歌革的老巢瑪各附近,徹底摧毀其勢力。正如愛是從神來,得勝也是從神而來。
2.反敗為勝(10):以色列地小力弱,又毫無防備,本只能挨打,神卻逆轉使之「搶奪那搶奪他們的人,擄掠那擄掠他們的人」!今我亦然。
3.徹底得勝(8-9):得勝到一個程度,連搶都不必搶,只要「出去撿器械」,大小盾牌槍矛全都撿來「當柴燒火」!a.再也不怕,反利用之。b.「七」表完全,「直燒七年」都有柴用,且表徹底燒毀,再無威脅力。
4.全地潔淨(11-15):以上是神作的,但人也要起來葬埋屍首,力求潔淨。此有賴:a.專人負責:「分派人時常巡查」(14),認真從事,非說說而已;b.長保警醒:「時常巡查…還要巡查,巡查遍地…要經過全地…」(14-15),長期持守,非一時而已;c.徹底對付:如上「七」個月,且過了七個月還要繼續;d.團隊合作:見到骸骨時「就在旁邊立一標記,等葬埋的人來將骸骨葬在…」有同工幫助,非單打獨鬥。
5.分享榮耀(13–16):以色列在爭戰中毫無功勞,但當神「得榮耀的日子」,卻也「必叫他們得名聲」。今主也使我們有分於祂的得勝榮耀。
二、應許的內涵:歸回者不但得新心新靈(36:26),本章中的應許還有:
1.安然居住(26):脫離懼怕、憂鬱,能怡然自得,且「無人驚嚇」,含:a.無人來驚嚇:環境的平安;b.無人可驚嚇:內心奪不走的安息。
2.公義管教:a.神不定罪,但犯罪便「擔當自己的羞辱和…一切罪」(27);b.「…以色列家被擄掠是因他們的罪孽」(23),而不是神無能。
3.全數領回(28):他們聚集歸回,不再留一人在外邦(參約6:39)!
靈修筆記
2/11
以西結書 第40章
經文要義
40-48章是又一個重要異象:新的聖殿和聖山。40-42章先量度聖殿。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滿有意義的丈量:本章滿眼數據看似無趣,但具有重大意義。如:
1.證明神的同在:聖殿在586BC耶路撒冷淪陷後被焚毀,以西結又曾在異象中眼看神的榮耀離開(10:18;11:23),可謂至痛。孰料現在一座全新的聖殿出現!這證明神真的如祂所言:在人間「設立聖所,直到永遠!」(37:26-27),祂的話不打折扣;祂的愛不離不棄!
2.對齊神的標準:天使的繩和竿(啟11:1;21:15「葦子」),代表規矩、標準。不是束縛,而是助人對準神心意。摩西建會幕;所羅門建聖殿,都謹遵神指示的樣式(出25:40;代上28:12)。今使者細數細量;以西結細「看」細「聽」,好「告訴以色列家」神的樣式(4)。祂開誠布公明示法則,使事奉有方、敬拜有度。祂的繩祂的竿,「都安慰我」(詩23:4)!
3.調整事奉心態:以西結來到聖殿,一定心中迫切,但神要天使領他細看。先上「至高的山」(2),「登七層台階」(22),走過100肘的外院,再「登八層台階」(31)…屬靈的事勿求速成,感情、感覺都要獻給主。
二、虛位以待的聖殿:榮耀的聖殿現在都還是空的!我們宣告他是:
1.以西結事奉的聖殿:這新殿的樣式啟示給以西結,應是因他出身祭司之家,對聖殿感情深厚,但因被虜而未能如期事奉神的遺憾(參1章)。但這一年以西結50歲了,已是祭司退休的年齡(民4:3),神卻帶他到永恆的聖殿作了一次最偉大的事奉,帶下永恆的盼望!
2.你我共同的聖殿:此聖殿中的祭司「是利未人中撒督的子孫」(46),即忠心到底、不隨眾走迷的(參撒下15:24)。宣告你我都是!
靈修筆記
2/12
以西結書 第41章
經文要義
40章量殿院,穿過「廊子」(40:48-49)後,本章記聖殿本體的尺寸。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滿有意義的丈量(二):承上章,天使所量此新聖殿的結構特徵有:
1.越來越高的地勢:進入外院有七層台階;進內院有八層(見上章一.3),而從內院進殿,40:49七十士譯本作「有十層臺階」,因殿是建在六肘的「高月臺」上(8)。表示愈深入經歷神的建造,靈裡的經歷愈高。2.越來越窄的門:前廊門寬十四肘(40:48-49);聖所門寬十肘(2);而至聖所門寬六肘(3)。愈接近主,門愈窄。可能因被召的人多,選上的少。但耶穌要我們進窄門(太7:13;22:14)。3.越來越寬的旁屋:門雖窄,但聖殿兩旁有三層各三十間的旁屋,「越高越寬」,所羅門聖殿也有類似構造(王上6:6),是用來儲存聖物的。表示當我們靈性愈提升,就得享基督更深、更廣之豐富。4.空而不空的至聖所:天使特別說「這是至聖所」(4),因和從前不同了──是空的!以西結曾悲傷地目睹神離開(10:18),但由兩次蒙神應許將賜下「肉心」(11:19;36:26),他也確知神將重返聖殿(43:5)!這至聖所空,而不空;以西結夢寐以求的祭司事奉斷,而永遠不斷!
二、跨越時空的真理:此新聖殿與過去的異同之處,啟示了一些真理:
1.不變的神性(2;4):從第一、第二到此新聖殿,面積不斷加大,但聖所40×20肘;至聖所20×20肘始終相同,顯示神從未改變!
2.許多的住處(12):殿的「西面空地之後有房子」,是過去沒有的。90×70肘的大空間,沒說用途,卻充分印證了耶穌所說「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約14:2),我們就預備今生,到那日歡然入住吧。
3.自備的榮耀:聖殿內外「都…用木板遮蔽」(17;王上6:18),過去「都貼上精金」(王上6章),今神將用自己的榮耀來充滿聖殿(43:5)!
靈修筆記
2/13
以西結書 第42章
經文要義
使者領先知出聖殿,參觀殿兩旁的聖屋。再丈量全院四周總面積。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滿有意義的丈量:續上章,新聖殿與過去相比,還顯示了:
1.可親的至聖所(41:17):過去至聖所全部貼金(王上6:20-22),今則用雕著基路伯(代表受造物);和棕樹(代表生命)的木板。神捨去精金的光輝,展現木質面,正如道成肉身的基督使至聖所可親近(來4:16)。
2.敞開的恩門(41:23-24):過去至聖所帷幔深垂,僅大祭司每年贖罪日可入內;此處改為兩扇折疊門,可開關,又富彈性。難怪基督捨命十架時聖殿幔子裂為兩半(路23:45),祂是羊的門(約10:9),已敞開!
二、跨越時空的真理:本章所記聖屋,與殿的周長,也彰顯著真理:
1.生命與生活:靠聖殿的聖屋應是為祭司享用祭肉,代表與主相交的生命;靠外院的則供祭司脫下聖袍外出,屬於生活見證面。均須看重。而前者長後者短,表明在主前的生命,應遠大於在人前的表現。
2.聖別與聖潔:吃祭物要在「聖處」吃(13;參利7:6等);祭司的衣袍「是聖衣」,不可穿出外院(14);度量聖殿也是「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20)。神看重聖潔,要我們與俗務分開!這不是舊約的「老調」,越是身處「黑夜已深,白晝將盡」的末世,越要保守自己!(羅13:12-14)
3.完全與成全(16-20):聖殿面積500肘見方,堂堂正正,內部結構也都方正勻稱(參41:13-15),表彰神的完全。命以西結精準記錄,則成全了他對聖殿的熱愛,和嚴謹性格。神從不剝削,而是成全我們。另外,a.未量聖殿的高度,只顯其廣大。因巴別塔才求「通天」(創11:4);神要的是「遍滿地面」(創1:28);b.聖地的中心不是聖殿,而是殿前的祭壇──象徵基督釘十架。這正是國度敬拜的中心!
至此,聖殿量度完畢。唯全殿空蕩無神,算什麼聖殿?且看下章。
靈修筆記
2/14
以西結書 第43章
經文要義
本章令人悸動:神的榮光返回聖殿了!後半重建祭壇,啟用這殿。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榮耀重返:多麼動人的一刻!神重回、充滿聖殿,且說話!顯明:
1.一致的榮光(3-4):以西結被提到聖殿兩次(8-10章;40-48章),第一次神是「來滅城」、榮光離開;現在榮光回來,並住下。而這兩次所見的神榮光,都「如我在迦巴魯河邊所見」(1:1),並無二致。歲月會遷移;人的罪會使神有不同作為,但祂榮耀的本質從未改變!
2.同在的應許(6-9):神不但返回,並從殿中宣告:a.「這是我寶座之地,是我腳掌所踏之地」──所謂腳踏實地,是具體的、真實的同在。b.「我要在這裏住,在以色列人中,直到永遠」──神住人間,到永遠!
3.聖潔的法則(9;12):神的條件:a.「當從我面前遠除邪淫」──聖潔;b.「四圍的全界要稱為至聖,這就是殿的法則」──聖別!此外無他。
二、祭壇重建:本章也顯明了潔淨祭壇的意義,包括:
1.完成救恩:神親自提醒:「建造祭壇,為要在其上獻燔祭灑血」(18),新聖殿必須有燔祭獻在壇上,正如基督必須被殺流血以成就救恩。
2.成為中心:如上,因此祭壇位居全聖殿中心,以表明那獻在壇上的羔羊基督正是宇宙的中心。古往今來,上下四方,萬有都本於祂!
3.滿足聖約:「人子啊…你要將公牛犢…」(18-26),以西結曾因被俘而錯失祭司職任,神卻立他為新聖殿的祭司,按例潔淨祭壇(參出29:36)。使他個人,和神的聖約,都圓滿無憾!今事奉者也必如此!
4.全然悅納:本章詳記了祭壇的形貌和尺寸(13-17),卻未說材質是銅(代下4:1),或皂莢木包銅(出27:1),學者一般日為與聖殿牆壁一般是木質的。表明其功用不再是銅所象徵的「審判」。且神親口應許:「我必悅納你們」在這裡所獻的「燔祭和平安祭」(27)!讚美主!
靈修筆記
以西結書 第44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聖殿事奉者(祭司、利未人)的條件和工作,展開聖殿治理。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關閉東門的記號:聖殿的東門關閉是一個記號,表明:
1.存記神的同在:神當然不會被一扇城門給「關住」,但以此記號表示封存神「進入」(2)的那一刻。表彰祂是永遠地回來了,不再離開。
2.宣告神的威嚴:「因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已經由其中進入,所以必須關閉」(2),誰也不能走祂行過的路。
3.迴環神的同在和豐富:王坐在門廊中吃祭肉和餅,只由廊門進出,不穿透兩頭。象徵我們享受基督的豐盛榮美,繚繞不絕(參該1:6)。
二、事奉者的腳蹤:新聖殿的榮光要持續,事奉者應是:
1.身心受割不背約(7):簡言之,割禮就是除去對肉體的倚靠(參腓3:3),我們服事不再靠自己、憑血氣,否則足以玷污神的殿,違背聖約,尤其在「把脂油和血獻上的時候」,即親近主之時,豈非罪上加罪。
2.忠心任事不卸責(8):服事神要勇於任事,忠於所託,不假手他人。
3.謹慎自守不走迷(10-13;15):我們總以為神恩典廣大,必定赦免我們的罪,是不錯,但曾經的走迷都使事奉受虧損,失去祝福。
4.活出榜樣有見證(17-27):包括:a.外觀上的見證(17-20):如衣著、髮型等;b.內在生活原則上的見證(21-27):如飲食(21)、婚姻(22)、立身處世(23-24)、喪葬(25-27),他們隨時持守潔淨,立身處世、生活動作都有所為,有所不為,與世俗有別,為主作見證。
5.以神為樂不貪財(28-31):服事者有神為產業,何等豐富(28),小心不要自憐!尤其自以為老練者,子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篇)!
靈修筆記
2/16
經文要義
本章記土地重劃,並整頓掌權者(王)而恢復社會秩序。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看似瑣碎,卻告訴了我們許多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原則:
1.信仰與生活相平衡的原則:40-44章描寫聖殿;榮光;祭壇,都是屬靈之事,但本章也深入社會經濟,切合實際。聖經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
2.以神為中心的原則:「聖所」在全地中央,方便任何方向的敬拜者。
3.敬重神僕的原則(1-6):聖地畫分的最大特色,是為祭司和利未人留了「房屋之地」,照顧神僕人的生活。今我們怎樣對待神僕?
4.豐盛供應的原則(7-8):貪婪;欺壓為當時社會所習見(8-9;參摩5:10-13),今神賜王大量土地,以豐盛供應提升其安全感,自然不起貪念。
5.公平正義的原則(9-12):對王的基本要求是「施行公平和公義」,重複三次要用「公道」的度量衡,13-25即轉談獻祭。明白奉獻真諦並實行的王,在財務上更有安全感,得釋放,自然不再勒索民。
6.貴賤平等的原則(13-17):上述豐盛供應王,但看9-25,王的責任比權益多。民之「奉上供物給王」(16),是為使王盡獻祭本分,為民贖罪。孟子擔心社會「上下交征利」,此處「上下交征獻」,則無憂矣。
7.按時依例獻祭敬拜的原則(18-25):今我有否按時靈修;聚會;守十一?
靈修筆記
以西結書 第46章
經經文要義
本章續論王在聖殿的禮儀上應盡的責任,和產業的處理。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繼續提醒王信仰和生活的條例,也提醒了我們:
1.不停息的敬拜(1-8):新聖城中每日、每週(安息日)、每月(月朔)定期獻祭,還有額外的「甘心祭」 (12),都顯明國度中敬拜的恢復,和大幅提升。天天、人人,主動而嚴謹地敬拜,帶下神持續的同在和榮耀。
2.加強的敬拜:每早晨同獻的素祭為「細面一伊法六分之一,並油一欣三分之一」(14),安息日和月朔加強為「一伊法細麵加油一欣」(5)。今我們每主日早晨有加倍親近主嗎?或是以教會忙碌取代了個人獻祭?
3.不回顧的朝見(9-11):如何保持聖殿敬拜動線?乃以「此門進彼門出」的方式,雙線道對開,以流通人潮。王雖可在東門廊獻祭(2),但也與民共進退(10),為民表率。這顯明到神面前當:a.「忘記背後」,直向前。b.雙向進行,靈活流暢。c.為大局著想,甘心出殿後繞一大圈。
4.可回收的賞賜(16-18):王的產業所有權限制在王家,就算他賞賜給臣僕,未來也歸回王室。如此保障王家產業看來奇怪,實彰顯神智慧:a.避免藩國坐大,則政治安定;b.避免土地兼併,則經濟健全;c.杜絕貪心,則「知足」(45:9)而不奪取民產,於是也保護了人民(18)。
5.可享受的聚會(19-24):天使又出現了,這次專領以西結看聖屋後頭,和外院四角上的廚房,還兩次特別指出「這是煮肉之地」(20;24)。可見做飯雖是俗務,卻毫無妨礙靈性。敬拜並不限於靜默嚴肅,也包括喫喝、團契和分享食物,其樂融融。獻祭的事在新的聖殿中有如此周全的安排,也更令人嚮往。
靈修筆記
以西結書 第47章
經文要義
本章先知所看到的異象達到更深一層的境界,意義非凡: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生命的河流:以西結所見的河流意義重大,代表了聖靈所成就的:
1.救恩(1-2):當神進入聖所,門就關閉,似乎高不可親。但今這條河正從關閉的東門流出(2),表明神絕不封閉,祂的救恩、祝福、生命能力都是向外流出、主動供應、源遠流長的!
2.成長(3-5):細流快速漲成大河,很能說明我們靈命的成長經歷:到踝子骨,表有腳力行走(徒3:7);到膝,可俯伏敬拜(弗3:14);到腰,束腰為爭戰服事(耶1:17;約13:4)。最後浸泡水中,在聖靈的能力裡。
3.生命(9上):「凡滋生的動物都必存活」,原先堆鹽的河岸生長各類樹木,葉子不枯乾,果子不斷絕,每月都結新果子,生氣蓬勃。
4.轉化(9-10):a無生物的死海孳生魚無數,各從其類;b原本荒漠的河邊充滿漁夫,曬網慶豐收。c鹽水變甜。超自然的質變不斷發生。
5.醫治:樹上的葉子乃為治病。人的病,和上述水的、地的病,都治!
6.貫串:其實這河從伊甸園(創2:8-14),流到啟示錄(啟22:1-2),貫通聖經,也穿透歷史。滋潤萬物,醫治萬民,直湧到永生!哈利路亞!
二、榮耀的地業:被河水醫治的土地重新劃分,也代表聖靈所作的:
1.承受:「你們承受這地為業…必歸你們為業」(14),a.失而復得、死而復活;b.不像約書亞時要爭戰得地,而是神憑空賞賜,白白承受!
2.均分:不再如約書亞時代依人口比例分地,而是「要彼此均分」(14),在恩典中,以色列民族展現出人人平等,在聖約中合一的新面貌。
3.包容:原本寄居者不能參與分地,現在「同得地業」(22)。有容乃大,有容才新,神要祂的新子民走出狹隘,迎向新的聖地與聖城。
靈修筆記
經文要義
本書的結束,是十二支派均分的地業,和丈量整齊的一座聖城。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榮耀的地業:續上章,土地的重新劃分在本章繼續顯示出:
1.合一:聖供地被置於中間,12支派分為上7下5排列,意謂聖供地是屬於12支派的,而非某個支派。均分的土地也顯明他們放下爭競,在順服裡彼此合一,享受安息。
2.聖潔:聖供地置於中心,還為了提醒國人以神的聖潔為心,為本。因這塊地是特屬耶和華的,是神同在、充滿之地。之前曾因子民悖逆而離開的神,如今回到土地的中心位置,使人成聖的聖潔和賦予生命的祝福,將如河水,從此中央位置流出,醫治萬民,遍及萬國!
二、永活的神:全以西結書用「耶和華的所在」做結束,實耐人尋味:
1.神在:對這些被擄異邦,無家可歸的人,神透過先知一再保證:我在,我在這裡,永不離開!
2.神的殿在:對以西結來說,那因亡國被俘而棄置的祭司之志,在永恆的聖城和聖殿裡更圓滿、更有價值地完成了。神從不偏待、不辜負人,不但帶他到新殿,並開啟新城、新國度!哈利路亞!
靈修筆記
但以理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但以理隨猶大第一次被擄(605BC),入巴比倫王宮,其預言圍繞神的國,顯明神對列邦和歷史的主權,直到末世。時耶利米在耶京,服事神的民已20餘年;約10年後以西結在被擄百姓中蒙召,異象圍繞神的殿。
問題思考
l本章中神掌管了那些事情?這給我甚麼啟發?
l但以理和三友立志不用王膳,這對個人、團體,和神國有何影響?
默想應用
1.神掌管年代:605BC是重大年代。4-8月的迦基米施戰役(Battle of Carchemish耶46:2)導致亞述滅亡、埃及衰弱和巴比倫興起,猶大也開始被擄。8/15尼布甲尼撒父崩,9/17他登基。同時,神將四少年放入巴比倫王宮,藉此彰顯祂「在人的國中掌權」(見4:17;25;32)!
2.神安排人脈:年少即被擄,何其無辜!但神使他們:a.選進王宮(3-4):王應是想用「文字語言」同化俘虜,但恰合神的計畫──神掌管王的理性謀畫(箴21:1);b.蒙長官眷顧(9)──神掌管人的情感好惡。
1.改名改不了命定:「但以理」意為「神是審判者」,三友名別為「神眷顧」「有誰像神」「神幫助」,被改為與外邦神有關之名。但因他們「立志不…玷汙自己」,四人的名字意思全得彰顯。名雖改,命定不變!
2.素菜反吃出俊美:十幾歲的少年正在成長,他們卻立志不吃王的膳食,豈非受苦?但神使他雖只吃素菜、喝白水也能「更加俊美健壯」!
3.神賜合用的智慧:對於他們的「立志」,神的報償是:出人意料的恩賜(17),和巴比倫王的賞識(19-20),尤以「但以理又明白各樣的異象和夢兆」,不是為他們的富貴,而為要合乎神用(見2-5章)。
4.眼見信心的成就:本章末尾特加記:「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還在」!538BC,巴比倫瓦解,波斯王古列下詔允許猶太人回耶京重建聖殿(拉1:1)。此時但以理應已年近九十,仍健在,親眼見所信的應驗!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2/21
但以理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本章敘述但以理為王解夢,呼應1:17神所賜予他的智慧。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1.神突破人間規則:巴比倫的術士都擅長解夢,但規則是要先說夢,再講解(4;7),王卻強迫他們必須一起說出「夢和夢的講解」(5;6),此一「沒有人問過的事」(10)是神介入歷史,打破術士解夢規則,以彰顯唯耶和華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又是顯明奧秘事的」(47)
2.神貫串人類歷史:但以理的解夢,道出神:a.預知歷史演變:世界列國的權勢演變都要按人像各部分的次序應驗。換言之,世界列國的歷史是神所預定的。b.掌管人類結局:我主基督的國(參啟11:15)乃是「非人手鑿出來的一塊石頭」(45),將按照神的計劃,代替地上一切人的國度!
1.婉言的智慧(13-14):1:8-13已見但以理的「婉言」溝通,今更在王的「命令發出…人就尋找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要殺他們」,命在旦夕之際,仍能「用婉言回答」──神的智慧。而所「言」非如術士求王說出夢境,僅求寬限時間,「就可以將夢的講解告訴王」──對神的信心。
2.呼籲代禱的智慧(17-19):信心不是盲目宣告;也非忙碌找資料,但以理回到居所的第一件事,是呼籲三位朋友一起禱告(17-18),「這奧秘的事就…給但以理顯明」(19)。禱告開啟神蹟、帶下神智慧!
3.歸榮耀與神的智慧(25-30):王問「你能」告訴我夢和講解嗎?但以理答:a.智慧的源頭──不是我乃是神:「只有一位在天上的神能顯明奧秘的事」,只有祂才是「那顯明奧秘事的主」──高舉神的智慧;b.啟示的目的──不為我乃為王:奧秘顯明給我不是我聰明過人,乃是神特意「把將來必有的事指示你,乃為使王知道夢的講解和心裡的思念」──傳揚神的善意。c.權柄的來源──不是偶像乃是神:尼布甲尼撒習慣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巴比倫的保護神馬爾杜克,但以理卻首先指出他的權柄來自「天上的神」(37),以正視聽。如此多方地歸功於神,果然使得王也必須承認:「你們的神誠然是萬神之神、萬王之主,又是顯明奧祕事的」(47)!智慧是言所當言,使得「主必興旺,我必衰微」(參約3:30)。
4.分享恩典的智慧:但以理見到亞略,首先不是為自己,而是為通國的哲士求情,停止殺他們(24);得到王的高抬和賞賜之後,又求王派三友「管理巴比倫省的事務」(49)。不獨佔功勞,隨時與人分享恩典。這是解夢之外的更高智慧!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但以理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本章敘述神從巴比倫的火窯中拯救三友,顯示神偉大的保護能力。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1.神用小人物推動大歷史:這三人只是本書中的配角,卻使得巴比倫王從降旨自高(10),變為降旨宣佈不得謗瀆真神(29)。這是允許被擄的百姓在巴比倫可以自由地敬拜神。火窯的入口竟通往屬靈復興!
2.神用大苦難成就高榮耀:七倍的大火燒不著「至高神的僕人」(26);反使驕傲的世界之王降旨宣告「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29),神的名傳遍外邦。只因這三人「在他們神以外不肯事奉敬拜別神」(28)!
二、堅定的人:從14-15,王有意給三友考慮的機會,但三人的態度是:
1.不作自我辯護:「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不自辯,只堅守信仰。
2.順服神的主權:「即便如此」意為「如果有必要」──救不救我們是神的主權。若祂認為有必要祂會救。我們堅持信仰並非用來要脅神。
3.堅信神的大能:「我們…的神能將我們救出來…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回答王問「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直面宣告所信!
4.生死置之度外:「即或不然」意為「即便神決定不救我們」,我們也「決不事奉你的神!」信仰絕不妥協!抱必死的決心,便榮耀了神!
5.不帶火燎氣味:從火窯出來不但毫髮未傷,且不帶氣味(參賽43:2)。人生可以經過苦難,卻不留苦毒。此之謂得勝。
三、拯救的神:神並沒有救三人立刻脫離火窯,但卻在苦難的火窯中:
1.陪伴:陪他們「在火中遊行」,或譯「在火中走來走去」,不離不棄!
2.釋放:當主來陪伴,三人「並沒有綑綁」,在大火中也自由釋放。
3.保護:「火無力傷他們,頭髮沒有燒焦…」今仍可經歷神蹟的保護!
靈修筆記
但以理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尼布甲尼撒王頒發詔書自述發瘋及復原的經過,歸榮耀與神。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歷史的主:本章繼續彰顯神掌管歷史,藉著:
1.神管教外邦君王:尼布甲尼撒行動驕傲,神就降他為卑(37)。好讓狂傲自大的世人知道誰才是世界和歷史的掌管者最後,;因為神對付他的目的,就是要「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17)。
2.神扭轉精神意志:現代醫學也僅能減緩病徵,無能徹底改變精神狀況,神卻能「使他的心改變」,先是從人心「給他一個獸心」,使他精神崩潰「吃草如牛」;而當日子滿足,又復歸聰明(34)!原來人的精神狀態也歸神掌管,我們今日更可放膽為憂鬱症或精神病患禱告!
3.神掌管時候日期:a.「七期」重複四次(16;23;25;32),神預定刑罰時間,並準確執行,直到「日子滿足」(34)。b.尼布甲尼撒可能寫下這份詔書後不久即逝,兒子以未米羅達繼位後隨即「使猶大王約雅斤…出監」,終身優待(王下25:27-30)。選民70年回歸之日更近了。
4.神得著全地、萬代稱頌:巴比倫王竟「樂意」特下詔書給「全地各方、各國、各族的人」(1-2),反覆稱頌「至高者…權柄存到萬代」(3;34)!
二、事奉的人:但以理在本章顯示出:
1.值得信任,敢言(7-9;18):此夢並不特別難解,術士們恐非「不能」,而是「不敢」說出凶兆。唯但以理不負王的信任,忠實為神代言解夢。
2.始終智慧,婉言(19):忠實並非莽撞,雖在「心意驚惶」中,仍能力持一貫的「婉言」智慧,以「願這夢歸與恨惡你的人」開始講解凶夢。
3.把握機會,諫言:解夢的過程──先述王的威榮(20-22),再講負面的警告(24-25)──本已結束,他又給與盼望的結尾(26),再加上對王「采納忠告、施行公義」的勸諫(27),這是多走一里,善盡為臣本分。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2/24
但以理書 第5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伯沙撒王驕奢歡宴,被神審判,巴比倫帝國一夜之間傾覆!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歷史的主:本章最為顯明神掌管歷史變化!因:
1.神的手指進入皇宮內宴:一般豪門即已「庭院深深深幾許」,何況以空中花園聞名的巴比倫帝國的皇宮內苑,該有多少層帷幕深垂?神的手卻穿透荒唐宮宴,當眾在牆上寫字!何事在神面前能掩藏?
2.神的話語宣告帝國興亡:尼布甲尼撒死後,波斯的古列(又譯居魯士大帝)組成「波斯瑪代帝國」,快速興起。539BC十月12日兵臨巴比倫城下。伯沙撒王應即此日宴客,以圖穩定人心。不料驕奢過度,褻瀆耶和華,神以手指寫字嚴正宣判:「巴比倫當夜傾覆」!當天入城的不是古列,而是「瑪代人大利烏」,此事聖經早已預言,見賽13:17-19;耶51:11,以賽亞更是在大約200年前就直接點名預言古列的興起(賽44:28 ; 45:1;13)。帝國興亡皆由神話語而定,自古如此!
二、事奉的人:但以理此時已年過八十,長期在敵國服事神,展現出:
1.不慕榮利,為所當為:那一句「你的贈品可以歸你自己,你的賞賜可以歸給別人;我卻要為王讀這文字,把講解告訴王」(17)真是擲地有聲!表現出:a.風骨:來自褻瀆神之人的賞賜──我不要!b.洞徹:你們今晚就必滅亡──不必了!c.擔當:我替我神傳信息──你聽好!
2.不畏權勢,責所應責:不但替神傳信息,並替神教訓君王!18-28看他引經據典,毫不客氣地指責伯沙撒,並直言宣判滅亡,勇者也!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2/25
但以理書 第6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上帝救但以理出離獅子坑,使得大利烏通令全國敬畏耶和華。
問題思考
但以理安度獅坑的神蹟再次顯明上帝和但以理個人的那些特性?
默想應用
一、歷史的主:三章是神在巴比倫帝國的火窯中得著至高榮耀;本章則在波斯帝國的獅子坑中彰顯至大權能,再次改寫歷史。藉著:
1.神調度官職的升降:上章已見但以理在尼布甲尼撒死後曾退隱約23年(562-539BC),故伯沙撒需要太后介紹才找他來解讀牆上文字。之後他在國中「位列第三」(5:29)。此高升雖僅為時數小時,但使得當夜接替政權的大利烏王也延續重用但以理,從而發現他「有美好的靈性」,而「又想立他治理通國」(3)。神如此奇妙安排,使年屆80的但以理再登高職,以:a.使神的名大受尊崇;b.為百姓的回歸鋪路。
2.神掌管獅口的開合:當但以理入坑,獅子口「封住」(22);而當敵人入坑,尚未到坑底就被「咬碎骨頭」(24)!獅子口的張合,全聽主命!
➡人生官職或高或低、危難或臨或解,都為要完成神的計畫!
二、事奉的人:被大利烏王稱為「永生神的僕人」(20),但以理表現出:
1.宦海浮沉,始終無過:沉寂23年,當他無怨;忽被高升,也無喜,此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知「忠心辦事,毫無錯誤過失」,以致連敵人想要控告他也找不著把柄!你我今日均當引為楷模。
2.開窗向主,照常禱告:當聽說禁令加蓋玉璽,不可更改,他「就……一日三次,雙膝跪在他神面前,禱告感謝,與素常一樣」,萬事可變,唯按時禱告不改!你我心中有無一扇「窗戶開向耶路撒冷」?
3.獅口餘生,唯頌主名:在獅子坑中一晝夜,黎明啟封時,他在獅群環伺的凶險中開口說話的主題是:「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尊崇神的結果是:自己和神都在外邦中大受尊崇(25-27;28)!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2/26
但以理書 第7章
經文要義
7-12章記但以理所見的異象。本章是第一個。以四巨獸代表四大帝國的興衰,為一獨立的單元,與第二章「大金像」的夢有對應關係。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但以理的異夢,與五十多年前尼布甲尼撒的夢(二章)同指一件事,但啟示更進一步。尼布甲尼撒的夢強調的,是「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非人手鑿出的一塊石頭」將打碎列國(2:44-45);本章則更指出:
一、世界國度的本質:異象的重點在表明世俗的政權其實都是「惡獸」:
1.吞吃又毀滅的:好勇鬥狠,貪欲無度,並且愈演愈卑劣,不但「吞吃全地」(23),甚且將「所剩下的用腳踐踏」(5;19;24),毫無仁義。
2.褻瀆神又折磨聖民的:「角」代表能力,而這角「口說誇大話,形狀強橫,過於同類」(8;11;20;25) ,又逼迫神的聖民、自封為神,想要「改變節期和律法」(25)。世界就是與神為仇,我們還要再貪愛它嗎?
3.到了期限就滅絕到底的:他們得意「一載;二載;半載」,但「所定的時候」一到(12),必被審判者「奪去,毀壞,滅絕,一直到底」(25-27)!
二、上帝國度的權柄:四獸不論多麼威猛,權柄其實來自神(6)。而神:
1.審判者必為聖民伸冤(9-14;22-26):寶座的異象意義遠大過四獸,因那位「亙古常在者」坐著行審判,那說誇大話、折磨聖民的必被奪去權柄,毀壞滅絕,並要將天下諸國的大權都賜給至高神的聖民!四獸氣焰再高也都要過去,而至高者始終都是天地的審判者!
2.神兒子必與聖民同得國掌權(14;26-27):將「有一位像人子的」駕雲而來,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且這國度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也必不敗壞!並且聖民也要「得國」(22),審判者必將「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都賜給聖民(27)。所以原來四巨獸所代表的四個世界帝國都是為了給神的國度鋪路,人類的歷史演變;大國的崛起衰落,最終都是為了要使「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哈利路亞!
三、人應有的回應:但以理見異象後的反應,由「愁煩」「驚惶」(15)、亟欲向天使探求「真情」(16;19),逐漸調整為28節的:
1.至此完畢:天使對「四獸」一語帶過,反強調「至高者的聖民,必要得國享受,直到永永遠遠」(18)。可見重點不在探究四獸代表何國,四獸的「那事至此完畢」,不用我們再去“替歷史卜卦算命”。緊緊跟隨主,承受聖民的國度,並使「所有掌權的都必事奉他,順從他」(27),才是此異象的重點。
2.存記在心:天使不詳細回答但以理所問的四獸的「真情」,也在暗示他應謙卑對待奧秘的事,不必打破砂鍋問到底,但要「將那事存記在心」反覆默想(又參路2:51);並禱告神的旨意成就,如下文說:「且去等候結局」(12:13)。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2/27
但以理書 第8章
經文要義
8-12章以希伯來文記載與以色列的未來,乃至於末世有關之事。本章是第二個異象──「公綿羊與公山羊」。
問題思考
l本章公綿羊與公山羊的預言怎樣應驗?這給我哪些啟示?
l本章再次顯明神是如何全面的掌權?我除了讚嘆,還可如何回應?
默想應用
一、異象多重的應驗:本章的預言不可思議地準確應驗,包括:
1.從未來,到未來的未來:a.這「公綿羊與公山羊」的異象非常明顯是在預言波斯與希臘二帝國,說如上。那是在但以理的未來,即在他之後的三四百年之間所要發生的歷史大事;b.但同時天使也反覆強調:「這是關乎末後的異象」(17;19;26),即未來的未來,在末世發生,是「關乎後來許多的日子」(26)。故23-26節用雙關的語法,一面描述安提阿古罪大惡極的措施(參9-12註解),一面藉他影射末世將要出現的敵基督。神的話語這樣穿透時間象限,有多層次的應驗。
2.從外在,到內在的內在:a.外在的應驗:如公綿羊的兩角,後長的較高,代表波斯與瑪代;公山羊從西而來、遍行全地腳不沾塵代表亞歷山大軍隊的龐大與快速等;b.內在的應驗:如綿羊、山羊一個比一個自高自大等;c.內在的內在,即靈性的應驗:如小角代表安提阿古不但自大,並自比為神、破壞獻祭、毀壞聖所等,無不準確應驗!
二、上帝全面的掌權:本章也再次顯明神奇妙無比地掌權,包括:
1.神掌管歷史的發生,也控制歷史的節奏:神允許安提阿古「任意而行」(12),大事迫害聖民。但仇敵的得勝是暫時的,「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14)。祂的時間一到,就會突然插手干預,成就祂的國度。歷史中不斷有慘劇上演,但歷史前進的節奏,始終由神掌管!
2.神的預言用來刑罰,也用來祝福以色列:我們習慣預言總是警告刑罰的臨到;但據《猶太古史記》,亞歷山大遠征時也曾兵臨耶路撒冷,大祭司押杜亞出示本書中希臘王將毀滅波斯的預言,亞歷山大又曾在夢中見過一大祭司穿戴的人幫助他,於是宣告友好而退。帝國強權遞嬗,神的百姓夾處其間,神卻自能保護、祝福他們!
三、人應有的回應:
1.認識權柄的來源(24;25):從安提阿古,到任何在上掌權的,乃至今日你我,所獲致的任何權勢,都「不是因自己的能力」,而是大過自己所能、所應得著的,全是神容許人因緣際會得以壯大;而人掌權後若自高自大,至終也必定「非因人手而滅亡」!一切都出於神,「他使這人降卑,使那人升高」(詩75:7),「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4:25)。求主保守我們不至於一有點權柄便「自高自大」!
2.回歸生活的正常(27):所得的異象這麼重大;見異象後又連病數日,但之後,便照常「起來辦理王的事務」,處理公務,善盡本分:a.不因得啟示而驕:恢復平淡度日,不過度陶醉在奧秘中;b.不因不明白而餒:但以理承認自己不明白異象的意思,但未曾心生苦毒。得之於神的就交給神,不強求。
靈修筆記
2/28
但以理書 第9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第三個異象──「七十個七的異象」,啟示「末世的時間」。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禱告的榜樣:本章但以理的禱告提醒我們:
1.因有應許,所以禱告:我們常以為神既已應許,無須禱告神也必定成就;但以理卻是得知神應許耶路撒冷荒涼70年為滿,便更加迫切地禁食禱告,求神成就祂重建聖城的美意。真正相信神旨意的人,更樂意與神同工、同心爭戰!在禱告中看著神的應許逐步,成就!
2.因為認罪,所以禱告蒙應允:但以理形容自己的禱告為:「我…祈禱,認罪,說…」(4)、「我說話,禱告,承認我的罪和本國之民以色列的罪…」(20)。「禱告」和「認罪」連在一起。他被擄時還年少(1:4),便已立志不以王膳玷汙自己,他有何罪?但認罪是表明:a.認同(5):視百姓所犯的罪,就是自己所犯的罪,表白悔改;b.認識:深知自己是「蒙羞」(7-8)、「無義」(18)的,唯靠神的「大仁大義」(16)和「大憐憫」(18),只能求神「為祢自己不要遲延」(19),「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祢名下的」(19)。這樣的禱告,使得「我正禱告的時候…加百列奉命迅速飛來」應允所求(21)。感謝主!
3.因為大蒙眷愛,所以禱告立刻蒙應允:但認罪並非可以要脅神,神回應禱告乃是因為祂的眷愛!但以理還在求神「為祢自己不要遲延」呢(19),神卻早在他「初懇求的時候」,就已「發出命令」了(23)!今我若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不偏離,神也如此立刻應允我的禱告!
二、異象的精義:加百列特地趕來傳遞「七十個七」的預言,可見其重要性。此異象的解釋大致如上述,但更重要的是把握其中精義,如:
1.對付人的罪惡:「…定了七十個七,要止住罪過,除淨罪惡,贖盡罪孽…」神賜此異象的目的,絕不只是供我們數算一下歷史年代,誇誇其談,洋洋得意;而是要叫我們引以為警惕,認罪、悔改,以除去罪惡。並且也預言了以色列全家末後必將接受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代贖,徹底潔淨罪惡(結37:23;羅11:26)。
2.成就神的國度:禱告能蒙應允,尤其是蒙神差派天使來親自回應,已是大大值得感恩,而神還不是照著但以理所禱告的來回應他而已,而是遠超過他所能想像地,宣示了神自己必將成就的國度宏圖。如:a.但以理關心的是「七十年」(2),神卻啟示了「七十個七」,是「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24)所定的,指示了整個神恢復選民、聖城和聖殿的計劃。b.但以理求的是「求主垂聽,求主赦免」(19),「使你的怒氣和忿怒轉離你的城耶路撒冷」(16),神所賜的卻不但一舉解決「罪過、罪惡、罪孽」,徹底潔淨;並且「引進永義,封住異象和預言,並膏至聖者」,都是恢弘的國度氣象。「膏至聖者」也可譯為「膏至聖所」,則聖殿也將被神的榮耀重新充滿、膏抹(結43:1-5),何等榮耀輝煌!神所作的,遠超過所求所想!
靈修筆記
快
捷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