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靈糧
作者:張鈞莉 老師
1 | 二 | 但以理書10 | 11 | 五 | 以弗所書2 | 21 | 一 | 歌羅西書2 |
2 | 三 | 但以理書11 | 12 | 六 | 以弗所書3 | 22 | 二 | 歌羅西書3 |
3 | 四 | 但以理書12 | 13 | 日 | 以弗所書4 | 23 | 三 | 歌羅西書4 |
4 | 五 | 加拉太書1 | 14 | 一 | 以弗所書5 | 24 | 四 | 帖前1 |
5 | 六 | 加拉太書2 | 15 | 二 | 以弗所書6 | 25 | 五 | 帖前2 |
6 | 日 | 加拉太書3 | 16 | 三 | 腓立比書1 | 26 | 六 | 帖前3 |
7 | 一 | 加拉太書4 | 17 | 四 | 腓立比書2 | 27 | 日 | 帖前4 |
8 | 二 | 加拉太書5 | 18 | 五 | 腓立比書3 | 28 | 一 | 帖前5 |
9 | 三 | 加拉太書6 | 19 | 六 | 腓立比書4 | 29 | 二 | 帖後1 |
10 | 四 | 以弗所書1 | 20 | 日 | 歌羅西書1 | 30 | 三 | 帖後2 |
|
31 | 四 | 帖後3 |
日期 | 章 節 | 經 文 |
2/27-3/5 | 但10:18-19 | 有一位形狀像人的又摸我,使我有力量。他說:大蒙眷愛的人哪,不要懼怕,願你平安!你總要堅強。他一向我說話,我便覺得有力量,說:我主請說,因你使我有力量。 |
3/6-12 | 加3:13-14 | 基督既為我們受(原文是成)了咒詛,就贖出我們脫離律法的咒詛………這便叫亞伯拉罕的福,因基督耶穌可以臨到外邦人,使我們因信得著所應許的聖靈。 |
3/13-19 | 腓2:5-8 |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
3/20-26 | 西1:28-29 |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裡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基督裏面。 |
經文要義
10-12章記大爭戰的異象。本章先敘背景:天使的顯現與談話。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因此,我們責無旁貸,要以禱告與神、與天使同工,起來爭戰!
二、本章中垂暮之年的但以理,也使我們明白了一些事:
1.看見異象的意義:但以理領受異象後,「悲傷了三個七日」,「專心求明白將來的事」,並「刻苦己心」,只求明白神的心意,與神同工,而非洋洋自得,或藉此誇耀。我們呢?2.禁食禱告的意義:但以理禱告蒙應允是:a.在一開始禱告時;b.因禱告的「言語」,而非憑藉禁食與刻苦。禁食禱告是「專心尋求」的表現,但神從未要人「禁食付出代價」才動工。
靈修筆記
但以理書 第11章
經文要義
本章是大爭戰異象的內容,都是歷史上的「真事」(2)。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天使對異象詳加解釋,是預言,也是歷史「真事」(2),顯示著:
1.神主導歷史:如上章所見,人間歷史背後有靈界勢力的干預;但神掌權。本章更顯明神權柄的精準、細膩度,和預知、主導性。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神鑒察、主導一切!我們敬拜吧!
2.神定準期限:任憑各王「任意而行」,氣焰萬丈,三次重複的「到了定期」(27;29;35)明示著神掌管時間,決定期限。而人都有局限,到時候就「了結」。自高只是愚昧,我們順服吧!
3.神永遠掌權:人間事「都是暫時的」(24),唯神永存。我們仰望吧!
4.神熬煉人心:這麼多惡人惡事,原來「為要熬煉其餘的人」(35),我們忍耐等候吧!
靈修筆記
但以理書 第12章 但以理書 第12章
經文要義
本章是大爭戰異象的應驗,論到末世時的大災難與復活。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本章作為全書結尾,穿越了血腥殺伐的現狀和歷史發展,望向神永恆旨意的成就,為人帶來無窮的盼望。因:
1.爭戰中有保護:天使長米迦勒「站起來」了(1),隨時保護子民。
2.艱難中蒙拯救:災難空前,但神有生命冊(啟20:12)。在神的生命冊上的是所有相信神的,這說明新約的重要真理,因信我們得拯救,得以進入神永恆的生命裡。也說明神在永恆裡,已揀選凡屬於祂的。
3.已死的可復活:死亡不是終點,天使鄭重宣告:「睡在塵埃中的,必有多人復醒」(2),這是舊約中最清楚論到死人復活之處。
4.智慧人必發光:大災難中財勢無用,惟「智慧人必發光…」(3),表:a.影響力:驅走黑暗;b.吸引力:發光如星,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參耶15:19);c.造就力:使人歸義。d.恆久性:發光到永遠。
5.尋求的必尋見(4):來往奔跑或作切心研究真道的,知識必增長。
二、因著盼望,我們迎向本章所顯出的挑戰。如:
1.苦難熬煉時,堅持清白(10):災難中「必有許多人使自己清淨潔白,且被熬煉」,是的,你我就是這樣的人!無論怎樣難熬,我們「粉身碎骨都無怨,留得清白在人間」!
2.異象封閉時,持守智慧(10):啟示是為末世封存,現今或許參不透,但惟獨敬虔度日,以神為中心的「智慧人能明白」。
3.結局不明時,只管等候(8-9;13):但以理也不明白結局怎樣,天使的回答是「你只管去」,「且去等候結局」。這也是我們的立場!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加拉太省在今土耳其西南,保羅第一次旅行佈道時在此地區各城市建立教會,之後寫此書說明得救唯靠基督,非因行律法。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加拉太書的主題是辨明福音的真理,每一個神兒女都要深思:
一、福音:「基督照父神的旨意,為我們的罪捨己,要救我們脫離這罪惡的世代」(4);和「那藉著基督之恩召你們的」(6)說明了:
1.福音的根源──父神:基督死在十架,是按著神的計劃(徒2:23)、神的時候(約17:1)、神的方法(約3:14)。
2.福音的緣由──我們的罪:因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來9:22),基督流血而死(而非病死、毒死…)為了潔除全人類的罪。
3.福音的本質──捨己:基督無罪,卻替我們成為罪(林後5:21)
4.福音的目的──要救我們脫離罪:祂死的目的是要救我們脫離這世界的敗壞體制和勢力。
5.福音的憑藉──基督的恩(6):我們得救是本乎恩,別無他途,不需要再加上倚靠善行,或受割禮等律法。
二、別的福音:指超越主耶穌教訓(約貳9),和使徒「純正話語的規模」(提後1:13;14)的異說。它的:
1.本質──不是福音而是攪擾(7):不能予人平安,反生擾亂困惑
2.特性──更改基督的福音(7):常並不推翻真理,僅稍作更動。在保羅時代是加上律法;今則加上科學;哲理;偉人;組織;慈善等
3.結果──應該被咒詛(8):絆倒人的有禍了。真理不容妥協。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本章繼續上章,保羅說明自己所傳的福音。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保羅的行事盡量平衡:本書雖然語氣迫切嚴厲,但行事平衡:
1.「奉神啟示」與「對弟兄陳說」相平衡(2):續上章,他強調上耶京賑災也是「奉啟示上去的」,信仰獨立;但不是不與人商量。
2.「背地裡說」與「當面抵擋」相平衡:論自己在外邦人中傳福音的果效只在私下說;指出與福音真理不合之事,則當面說。
3.「不勉強提多受割禮」(3)與「為提摩太行割禮」(徒16:3)相平衡
二、保羅的立場十分堅定:
1.一刻也不鬆懈,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5)。
2.當眾也不妥協,以免與「福音的真理」不合(14)。(參林前9:23)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本章進入福音理論的核心──因信稱義。從四方面論證: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加拉太書是重要的教義書信,本章即闡釋了:
1.以信為本(7):不是猶太人所想的外加於律法,而是「本於信,以致於信」(羅1:17英譯from faith to faith),單單因信而得生。
2.萬國蒙福(8;14):揀選亞伯拉罕時,神即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參創12:3),豫示萬國萬族都要:a.因他的後裔──基督得福;b.因他的「因信稱義」的原則得福。不是猶太人所想的狹隘。
3.主內一家(28):信耶穌即為神子,不分國籍;地位;性別,在基督裡都成為一。此人類「生而平等」之真諦,唯靠神恩以成就。
1.叫人知罪(19):律法是師傅,告訴我們何為罪(參羅7:7)。
2.引到基督(24):師傅「訓蒙」──開啟蒙蔽,能認識;領受主救恩。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我們不是奴僕而是神兒女,這天大的好消息(福音)是來自於:
1.時候滿足:神所定的救贖計劃,在神指定的時間成就。
2.基督代贖:基督是神的兒子,卻為女子生下為人;祂本是律法的主,卻生在律法以下,贖出我們這些作律法奴僕的人。
3.聖靈內住:聖靈進入我們心靈深處,發出天性的呼喚「阿爸,父」,使我們曉得自己是神兒女。注意聖靈被稱為「神兒子的靈」,父、子、聖靈三位緊密一體,共同使我們成為神的後嗣。
二、既為神的兒女,我們便自然是:
1.憑應許不憑血氣:「我們是憑著應許做兒女」(28),而應許是出於恩典,一無功勞,正如撒拉毫無生育能力而仍生。
2.有屬天的自由:「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26),基督釋放了我們,脫離一切規條、禁忌和恐懼,靈裡得完全自由。
3.趕出使女之子而承受產業:神允許夏甲被逐(創21:12),預表從應許生的兒女才能承受恩典的產業。我趕出裡頭的轄制沒?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耶穌基督已經釋放我們自由,且這基督裡的真自由是:
1.別無條件:無須先受割禮、加入猶太教;或辦理任何入會手續,只要相信耶穌基督,主的真理就必叫我們自由(1;約8:32)
2.別無倚靠:「在基督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唯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6),同理,「積功德不積功德」,「有學問或沒學問」…全無功效,唯獨信心才有功效。哈利路亞!
二、靠聖靈入門(3:3),順聖靈行事(5:16;26)。不放縱情慾,反而:
1.用愛心成全律法:a.信心能生發出愛心(6),信望愛是一體的;b.所生發的愛心使我們愛神、愛人;服事神,也與人互相服事。不是律法規定我們服事,而是出於愛。故說「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句話之內」(14)。守律法是苦修;在愛中卻是喜樂服事!
2.結果子超越律法:律法不但苦,且是死的,沒有生命力;聖靈卻帶來活生生的生命:a.結出聖靈果子:也就是會表現出生命的特質,毫無勉強,不須「作」或「修」;b.沒有律法禁止:也就是高過律法的要求,超越了律法的境界。哈利路亞!
靈修筆記
加拉太書 第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基督徒不靠守律法,但不是沒有律法。「基督的律法」(2)是:
一、愛心相待的律:
1.挽回犯過的(1):律法主義是給人定罪和指責;基督的律卻是「用溫柔的心,把他挽回過來」,是扶持和建立。挽回的過程要:a.存心溫柔地來作;b.小心自己被引誘,並勿自義。
2互相擔重擔(2):包括:a.有團契生活,不離群;b.要互相幫補。
3.趁機會行善(10):因為:a.機會一去不再來;b.能行善是恩典。
二、種與收的律:我們不靠行為得救,但行為有因果律,「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7),所以要:
1.順著聖靈撒種:即依照聖靈行事的原則來過生活,則不但今生收善果,並收取天上永存的基業,和豐盛的生命。
2.行善而不喪志:因到了時候必定收成。
三、作新造的人的律:這是本書結論,比摩西律法更重要。包括:
1.向著世界死:a.不愛慕世界(參約壹2:15-17):如詩歌「十架在前頭,世界在背後,永不回頭」;b.勝過世界(約壹5:4-5);c.向世界死,沒反應;向主活,即為主而活(參加2:20;林後5:15)。
2.帶著主印記:印記是:a.烙印、傷痕:為主受苦的記號;b.當時為奴者烙上主人的標記,表忠誠歸屬。c.神驗中我們(帖前2:4),賜聖靈給我們為得救和得基業的記號(弗1:13)。主啊,祢的愛也早已烙印了我,買我單單歸給祢!我服祢的「律法」!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保羅第三次旅行佈道時,在以弗所停留兩年三個月(徒19:8-10),將福音傳遍亞西亞。後在羅馬監獄寫此信,論基督教會的榮耀。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書是保羅的教會論,教會指被呼召出來的一群人,即我們信徒.
一、神給教會的福氣(1-14):神在基督裡曾賜(3);即我們已得的:
1.什麼樣的福?(3):a.源頭:「祂」,即父神;b.管道:「在基督裡」;c..時間:「曾」,已經完成的,確定的;d.領域:「天上」,永恆的。e種類:「各樣」,每一樣,所有的,NIV作every,KJV作all;f.性質:「屬靈的」,超越物質,大於物質的。
2.有哪些福?(4-14):a.創世以前預先蒙揀選(4);b.成為聖潔,無有瑕疵(4);c.預定得兒子的名分(5);d.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7);e.充充足足的恩典(8);f.知道他旨意的奧秘(9);g.同歸於一(10);h.得了基業(11);i.受聖靈為印記(13-14);j.末日被贖(14)。
3.哪來的福? 由聖父、聖子、聖靈分別策動、執行與達成(4;7;14)
4.為何賜福? 為使基督統領萬有(10),並叫榮耀歸父神(6;12;14)
二、神給教會的知識:保羅求主賞給教會,亦即我們將得的是:
1.知道(認識)神的能力:不能靠己,唯靠神賞賜的智慧和啟示。
2.真知道神(17):全備而透澈的認識祂的旨意;計劃,及一切上述的神的作為。不是頭腦上,乃心裏的認識與生活的經歷。
3.知道呼召的指望(18上):不僅得救而已,還有「何等的指望」。
4知道基業的榮耀(18下):是「何等豐盛」,須要神更深開啟。
5.知道能力的浩大(19~22):那使基督復活;升天;掌權的「何等的大能」,今也顯在我們每一個信耶穌的人身上!須更深經歷。
6.知道教會是甚麼(23):是a.基督的身體;b.基督充滿且運行的。
主,窮此一生我領受不完你所賜的福,求助我更多「真知道你」!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教會的產生──奇異恩典(1-10):得救是本乎恩,這恩典叫人:
過 去 (死在過犯罪惡之中) | 現 在 (他叫你們活過來) |
V2那時你們在其中(即在過犯罪惡之中) ①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 | v.5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也就是完全脱离①-⑥那一切了) |
V2②順服空中掌權者…邪靈 | v.6 又叫我們與基督一同復活、 |
v3我們從前也…③放縱肉體的私欲 | v.6與基督一同坐在天上 |
v3④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⑤本為可怒之子⑥和别人一样 | 原因:v.4…因祂愛我們的大愛 |
目的:v.7要將他極豐富的恩典…顯明給後來的世代看 |
二、教會的建造──十架的大工(11-22):同樣是過去與現在的對比,耶穌以他的身體廢掉冤仇,使我們靠著他的血,得以:
1.與神和好:我們從前按肉體是外邦人,與基督無關,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活在世上無指望,無神。十字架拆毀了人與神中間隔斷的牆,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
2.與人和睦:祂以自己的身體廢掉猶太人與外邦人之間因律法規條而產生的冤仇,造成一個新人,成就了人與人之間的和睦。
3.同被建造:a.信徒不分國籍文化,藉著基督同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成為神家裡的人(18-19);b.且有基督自己為房角石,各房靠他連絡得合適,同被建造成為主的聖殿。
哈利路亞,原來十字架不只為我個人救恩,還成就這樣的大工!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奧秘的顯明:「這奧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6),從此外邦人和猶太人:
1.同為後嗣:同樣得了兒子的名分,可繼承神國度豐盛的產業。
2.同為一體:成為一個身體,就是教會,相互成全、彼此效力。
3.同蒙應許:此「應許」是單數詞,指神各種屬靈福氣(參一章)的整體,因此外邦人和以色列人是完全平等的。
感謝主,福音是普世性的,耶穌是全人類的救主。人類因此而平等、世界因此而大同!
1.根基──天父豐盛的榮耀:他「在父面前屈膝」,也「按著祂豐盛的榮耀」禱告,而非按著自己狹隘的眼光和期盼。
2.內容──所有信徒認識基督長闊高深的愛:涵蓋,又超越個人的瑣事,而有大的關懷和期盼,氣度恢宏。
3.憑藉──神的大力:「神能照著…大力,充充足足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20),因此我們放膽無懼,篤信不疑地求(12)!
4.目的──「但願他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願這也是我們的「但願」,阿們,阿們!
推薦詩歌:〈主,我相信〉(小羊詩歌) 首句「萬世以前,在神裡面…」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本書前三章是教義性的,論教會及信徒在基督裡所得的豐盛;後三章是實踐性的,論信徒在基督裡的行事為人。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教會生活首重合一,保羅說明了:
1.合一的方法(2-3):a.自己行為方面──凡事謙虛;溫柔;忍耐:不是一兩件事,是「凡事」;不只外面表現,還包括裡面的存心。b.待人方面──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雖被虧欠也在愛中寬容;堅持聯絡(原文指綁在一起)而不是避不見面。c.要竭盡所能──竭力保守:合一不會自動達成,要盡力。
2.合一的根據:合一是聖靈所賜的(3),我們所信的本是合一的,一主;一信;一洗;一神,教會、聖靈也只有一個,故合一本已成就,不是重新創作。只需要「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二、合一是關係和諧;但教會要進一步得建造,還須恩賜配搭:
1.恩賜的來源──基督(7-10):a.基督「將各樣恩賜賞給人」;b.主雖有說不盡的恩賜,但卻是照我們最適宜的度量「量給各人」。
2.恩賜的種類(11):a.「使徒」有聖靈能力,建立教會,重在「點」;b.「先知」傳講神的心意以造就;安慰;勸勉人,重在「線」;c.傳福音的重在「全面」;d.牧師和教師重在深度建造。互相配搭。
3.恩賜的目的──成全聖徒建立教會(12-14)。
4.恩賜的運用(15-16):a.凡事長進,又連於元首基督(15);b.聯絡合式,百節各按各職(16上);c.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在愛中建立自己(16下) 主啊,來成就這一切在我們中間!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保羅的生活教導不但具體實用,還有幾個特徵:
一、一個根源:行事為人雖表現於外,卻與內在生命相連,因此:
1.品格是出於與神的生命關係:人不是靠行為得救(2:9),但保羅也十分強調得救的人要有好行為。本書4:17-6:9都圍繞此主題。這種好行為不是積功德的苦修行,而是從神領受之新生命的外顯。因此本章以「蒙慈愛的兒女」和「光明的子女」作為好行為的動力。人與神之間的生命關係,是品格、德性的根源。
2.夫妻是象徵教會與神的關係:夫妻關係更是生命結合的寫照(夫妻雙方的、夫妻各別與神的、基督與教會的)。妻子順服丈夫如同教會順服基督;丈夫愛妻子正如基督為教會捨己,「順服」與「愛」互動互補,同以基督為根源,為典範,和標竿,而展現出最純淨(26-27「聖潔沒有瑕疵」)、最細膩(29「保養顧惜」)、最緊密(30「肢體」「成為一體」)的新意義,萬世顛撲不破。
二、兩個原則:
1.行事上,我們效法耶穌「捨了自己…獻與神」(2),耶穌一面為我們贖罪,一面把自己當作馨香之氣給神享受。所以在愛裏行事為人的原則是:a.捨己為人;b.結果歸神。
2.靈命上,「要被聖靈充滿」(18):a.「被」:聖靈主動,我們被聖靈管理支配。b.「要」:是命令。我們雖是被動的,卻有責任去「要」去「求」。c.是現在式,表明我們要繼續的不斷的被充滿。
靈修筆記
以弗所書 第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親子關係和主僕(上司與下屬)關係的特點是:
1.在主裡:兒女在主裡聽從父母;父母照著主的教訓養育兒女,都是「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5:21)
2.從心裡:a.用誠實的心聽從主人;b.不是只在眼前事奉,討人喜歡,而是從心裡遵行神的旨意;c.甘心事奉,好像服事主。
從心裡作,是關係內化;在主裡作,是靈性化。保羅並未支持或反對奴隸制度,僅是將主僕關係提到這更高的生命和靈性層面。結果如上文的肢體和夫妻關係一樣,主僕(或說勞資)雙方獲得了根本性的存在意義,和相待之理(即5-7及9節所述),而不再是傾軋對立。且雙方的相待「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賞賜」(8),亦即具有永恆的價值。人類的社會學史從此改寫!讚美主!
二、本書末了一段(10-20)除著名的「全副軍裝」外,還提醒我們要:
1.看清爭戰的對象:每天都要宣告:「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仇敵不是眼前的這人;事;物,而是他們背後的權勢!
2.看出屬靈的真理:寫本書時,保羅正天天被穿著軍裝的羅馬兵丁捆鎖著、虐待著。但看著他們,保羅看出了一件件的屬靈兵器,要穿戴在基督徒身上!我們從所遭遇的患難看出了什麼?
靈修筆記
腓立比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保羅第二次旅行佈道時領受馬其頓的異象,而來到腓立比,建立歐洲第一個教會(參徒16章)。這教會富有愛心,最讓保羅喜樂。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本書不像以弗所書解析教義,而更多顯示保羅的人生標竿:
1.只為福音:保羅全心關注的焦點就是福音:a.稱讚腓立比人是因他們興旺福音(5);b.他受捆鎖是為福音,而因被捆鎖,御林全軍和「該撒家裡的人」都信了福音(13;4:22);c.只要福音傳開,他不在意自己的得失(15-18)。他是以全部生命來傳主福音!
2.只為基督:豈只不顧得失?他連生死也不顧,只要榮耀主:「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20)。他的生命完全是為主:「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3.只為信徒:死亡對他是「益處」,「是好得無比的」,但另一方面,「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24),他就甘願「仍要住在世間」。他活著是為主,也為著主所託付的羊群。
二、持定著上述這樣清楚的人生方向,因此保羅完全勝過了:
1.別人的假意或真心(18):只要福音被傳開,他就歡喜再歡喜,動機上的真情或假意「這有何妨呢」?只是這提醒了今日讀經的我們,要省察自己傳福音有無「出於嫉妒分爭」?
2.自己的生或死;順境或逆境(20-26)。
3.仇敵的逼迫或驚嚇(12;28;參彼前3:14;4:1)
求主幫助我的人生,也標竿明確,而不受環境或情緒攪擾。
靈修筆記
腓立比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6-11節的基督之歌實在太美,清楚刻畫了基督的:
1.神性:「他本有神的形像」,神一切的本性;本質;本有(being)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西2:9),祂具備了神的一切特性。
2.與神同等:基督在地位上與神完全平等,同權、同榮,正如祂說:「我與父原為一(約10:30)。
3.降卑:a.虛己:倒空自己,放棄自己與神同等的地位和尊榮;b.道成肉身,成為人;c.並且取了奴僕的形象。
4.人性:「成為人的樣式」,不只外表像人,也具備真實的人性,會疲倦饑餓、有喜怒哀樂等等。
5.受死:a.自己卑微:自發、甘願;b.存心順服:完全、澈底,c.以至於死,且死在最羞辱的十架,以完成神的旨意和救法。
6.升高:因祂甘心降為至卑,「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又賜給祂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萬膝當跪拜,萬口當稱揚基督!
二、我們若都以基督捨己、卑微、順服的心為心,便將:
1.彼此同心:不是甲同於乙,是全都上同於主,就彼此同心了。
2.彼此尊榮:「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3)。
3.彼此相顧:而不是單顧自己的事(4),自掃門前雪。
4.同樂(17-18);同勞(22);同作工同當兵(25);同受患難(4:14);疾病相伴生死與共(26-30),有人形容主內同工為「同心同命」的關係,多美!
靈修筆記
腓立比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上章的基督頌歌之後,本章令人難忘的是兩組強烈的對比:
一、生命價值觀的對比──先前以為有益的,現在當作有損的
1.原因──「因基督」(7):唯有基督改變人對生命與價值的看法。
2.過程──a.進深:「不但如此」(8),不停在信主的那一刻,還要繼續前進,將「不靠肉體和熱心」一個起點擴大為「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唯獨「以認識基督為至寶」;又加深為「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b.定型:經過不斷模塑,新的價值觀成為「已經」(9)的常態;和「只有一件事」(13)的生命焦點。
3.結果──a.領受基督復活大能(10上);b.效法基督的死,和他一同受苦(10下);c.既得著基督,又不以為已經得著,而竭力追求,向標竿直跑(12-14),因此屬靈生命不斷更新,如〈大學〉所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d.最寶貴的,保羅並不勉強每人都要照他的地步行(16),僅呼籲人效法他(17)。
二、生活態度的對比──十字架的仇敵vs天上的國民(17-21)
1.關注的對象:前者a.以自己的肚腹為神;b.以羞辱為榮耀;c.以地上的事為念。天上的國民卻等候主從天上降臨。(參西3:2)
2.結局:前者的結局就是沉淪;天上的國民將被主的大能將卑賤的身體改變成和主榮耀的身體相似。
靈修筆記
腓立比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保羅寫此書時已囚禁於羅馬將近兩年,全書卻洋溢著喜樂:
1.喜樂的原因──「你們就是我的喜樂」(1):有腓立比人這樣保羅生養、關懷的羊群,也就是說,有愛的對象,最讓人喜樂。
2.喜樂的憑藉──「靠主」(4,並3:1):再具體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卸下憂慮而靠主,主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我們的心喜樂。
3.喜樂的時機──「常常喜樂」(4):「常常」表恆久、任何時刻。於是打破了上項喜樂的原因說。喜樂是一種生命素質,不需要原因。保羅在獄中而說要人喜樂「於我並不為難」(3:1),即因此。
4.喜樂的命令──「你們要喜樂」(4):喜樂怎能是命令?因為喜樂是一個意志的決定,不論環境如何,我決定要喜樂。
二、除了喜樂,腓立比還是個奉獻的教會(15-16;參林後8:1-5)。他們經常因思念而差人供給保羅的需用。其中教導了我們:
1.先「學會了知足」,在金錢上自由(請讀11-13節),才談授受。
2.傳道人不隨便接受奉獻(15;徒20:33-34),但也不隨便拒絕出於愛心的奉獻。「所求的就是你們的果子漸漸增多…」(17)。
3.教會應主動積極供應傳道人需用,不但當他在教會中時,就是在他離開後也仍可「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16),這是「極美的香氣,為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18),且神必報答(19)!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0
歌羅西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本書也是監獄書信,論基督是教會的頭。與以弗所書可相對照。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的重要性是因它顯明了:
一、福音的精隨(5-8):
1.福音是神的好信息,給凡聽見的人帶來盼望。
2.福音是真理,讓人準確地認識神,不再摸索、揣測。
3.福音是普世的,向普天下全人類敞開,不論種族財富地位。
4.福音是有生產力的,會「結果增長」。因此能改變個人與社會。
5.福音的內容是神的恩惠。神給人的恩典遠比祂向人要求的多。
6.福音是藉著人而學得的。我們從人學,也使人從我們學福音。
二、基督榮耀的特質(15-19):這是本書的主題,保羅指出了:
1.基督與神的關係(15):從基督的本身說,基督絕不是天使之一,而是:a.「神的像」:神的兒子,道成肉身表明神;b.「是首生的」,又「在一切被造的以先」:與一切受造物絕不相同。
2.基督與萬有的關係(16-17):祂是萬有的:a.創造者:遠超萬有;b.統治者:萬有是「藉著祂造的」,「又是為祂造的」,故都歸祂統管;c.維持者:萬有「靠祂而立」。
3.基督與教會的關係(18-19):祂是教會的:a.全體之首;b.元始:是首先復生的,凡事居首;c.豐盛:豐盛在基督裡,詳見2:9。
三、基督的救贖工作(20-23):
1.救贖的基礎──「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
2.救贖的成就──a.性質:和平,與神和好;b.範圍:萬有,包含地上的、天上的。c.經歷:「從前…但如今…」:續見2:13-15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1
歌羅西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1.遺傳與小學(哲學)的錯誤(8):a.虛空;b.妄言
2.守節期和敬拜天使的錯誤(16-17):a.拘泥在所見過的;b.隨自己的慾心無故的自高自大;c.不持定元首基督。
3.律法主義與苦修主義的錯誤:a.信徒已跟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俗的學問與勢力(21);b.這是人的吩咐與教導,所關注的只是暫時而不重要的事(22);c.對於克制肉體的放縱毫無功效(23)。
這些偏謬其實至今仍以各種形式出現,不可不慎。又,我們對於目前的各種時代思潮,是否也能如此一語道出其問題所在呢?
二、不單指斥錯誤,保羅也積極說明真理,繼續上章的「基督論」:
1.基督的特質方面(9-10):a.基督是神本性一切的豐盛:豐盛意為「完全的滿足」(英譯fullness),神的一切本質和屬性在基督裡一無所缺,完全充滿;b.此豐盛是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是具體、實在的,絕非如虛空理學所謂的幻影;c.基督是各樣執政掌權者的元首:即一切天使的元首,遠超過天使。
2.基督的工作方面(11-15:十字架使我們:a.生命上得拯救:不但罪得赦免,且受了「脫去肉體情慾的」真割禮。b.法理上得釋放:塗抹了我們在律例上欠債的字據,撤去,釘在十架上,且將一切靈界權勢擄來,遊街示眾,我們便可依靠十架誇勝!
大哉!基督的一切豐盛和救贖!萬膝要跪拜,萬口要稱揚!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2
歌羅西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1-2章是教義理論──基督論;3-4章是實踐。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基督論的補充:本章重點在生活方面,但亦觸及:
1.基督與神:上章說「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住在基督裡面」(2:9),本章又說「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3),神在基督裡;基督在神裡,神與基督本為一,但基督又「坐在神的右邊」(1),神與基督各有其位格。
2.基督與人:「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11),英譯but Christ is all,and in all,「唯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中」
二、生活實踐的深入:保羅將人際關係和道德行為內化、靈性化的教導(參弗5-6章默想應用),在本章更具體為「思念上面的事」。「思念」是內化;「上面的事」是靈性化。這是信徒生活的總原則:
1.原因(3):a.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不再是從前的人了,向地上的事已經與基督同死。b.新的生命與基督一同隱藏在神裡面。
2.方法(5-10):a.治死地上的肢體:將5;8節那些舊人的罪行當成是「已死」,而不受其轄制;b.脫去舊人,穿上新人:不是苦修之法,而是用更新之法。脫胎換骨,又持新;再新;活在新中。
3.結果(11):這新人的生活行動是:a.超越種族(希利尼人;猶太人)、宗教(受割禮;未受割禮)、文化(化外人;西古提人)、地位(為奴的;自主的);b.唯獨基督:基督包容信徒裡外的所有不同,祂是我們外面的彰顯,又是裏面的豐富;祂是一切;一切都是為著基督,屬於基督,也都歸於基督!
準此,保羅提出13以下的具體提醒,直說到4:6,剴切動人。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3
歌羅西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除了「思念上面的事」那樣地將品格德性作向內、向上的連繫,保羅還注意到橫貫在眾多德目之中的幾個關鍵項目:
1.以愛心聯絡全德:正如那著名的〈愛篇〉所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我若有…我若將…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仍然與我無益」(林前13:1-3);本章也在說完憐憫;恩慈…包容;饒恕等德行之後,強調:「在這一切之外,要存著愛心,愛心就是連絡全德的」(3:14)。沒有愛,所有德行是零散的發射,各自美麗,後便各自消散,不蒙紀念,徒勞無功。唯有愛能貫串珍珠,使諸德行靄靄生輝,又帶動其他的美德,並賦予意義。
2.讓基督的平安作主:基督徒的任何美德,包括愛心,都不是做出來,而是活出來的。怎樣活呢?保羅接著說「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3:15),亦即順服聖靈,讓聖靈作主宰,掌管一切心思和行為。我們蒙召本是為此,要尊榮耶穌是「主」!
3.恆切禱告:缺少禱告,我們被魔鬼吞吃都不及,還談什麼活出美德?禱告不但要深刻(詩130:1),還要恆切(2;羅12:12),即要堅持長久,不斷等候,不鬆手。用禱告串起我們的生活。
有這些交織在各種人際關係和德目之中,便架構起得勝的生活。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4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據徒16-17章,保羅領受馬其頓的異象,在腓立比下監,之後到了帖撒羅尼迦,但傳福音僅有三週,即被迫離開。後在哥林多寫作本書,表達極深的掛念和關懷,並論到基督再來的盼望。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和弗、西等書相較,本書沒有太多教義,但深刻闡發了:
一、信、望、愛的關係:「因信心所作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3)這話包含了:
1.信心是工作的動力和根據:真信心是一種生命,會「動」,會活出來。我們在主裡的工作是出於信心、合乎信心的原則。
2.愛心是勞苦工作的根源和價值:勞苦重擔本是當卸下的(太11:28),但有了愛,雖勞而不苦;雖重而有支撐,即便卑微小事都具有永恆價值。因「愛心是連絡全德的」(西3:14,見昨)
3.盼望是忍耐的力量:盼望使忍耐從消極忍受,成為積極得勝。
信關乎現在,到見主面時已不需要信心;盼望關係將來,助我們忍耐等候;「愛」則聯絡全德,從現在貫串到將來。愛是永不止息。
二、傳福音的要素(4-5):保羅深感傳福音有賴於:
1.言語:福音的內涵必須經由言語闡發。但又不獨在乎言語。
2.權能:福音是,也需要神的大能,才能折服人心,救人(羅1:16)
3.聖靈:聖靈是我們去傳、能傳福音的動力,帖城百姓聽勸;附從保羅(徒17:4),也都出於聖靈的光照和激動。
4.信心:帖城百姓一接受基督,就要受苦難,當時信徒無不如此,故若非充足的信心,幾人能夠?信心不但是人接受福音的媒介,更使傳福音者能將福音的權能和聖靈的運行發揮出來。
5.為人:傳福音若只有言語,無行事為人的見證,怎能使人信服?
讓我們也備妥此五要素,傳福音去!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5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接續上章,保羅傳福音的態度是:
1.純正的動機(1-6):a.異象明確(1):保羅是領受馬其頓的呼召而行的,故曰「不是徒然」。b.放膽傳講(2):不計「被害受辱」之苦;不畏「大爭戰」之難,靠著神放膽。c.合乎真理(3):「不出於錯誤」──內容正確;「不出於污穢」──用心清潔;「不用詭詐」──手段光明磊落。d.討神喜悅(4):因是被神驗中的,故只求忠於神託付。e.不圖己利(5-6):不諂媚;不貪心;不求自己的榮耀。
2.無私的愛(7-12):a.如母乳養(7-8):存心溫柔,甚至願意捨命;b.晝夜作工(9):以免一人受累。c.如父待兒(11):勸勉、安慰、教導。注意他既如慈母,又如父親,全備的愛。
二、帖城信徒對福音的態度則是:
1.歡然領受(13):他們不以所聽見的信息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鄭重領受,並且「離棄偶像歸向神,要服事那又真又活的神」(1:9)。今我們領受的是人的道,或神的道呢?這道有這樣激發我們離棄偶像服事神嗎?神對我們是又真又活的嗎?
2.不懼逼迫(14):他們效法猶太教會不怕猶太人逼迫的榜樣,雖受本地人苦害也不改信仰。今我們信福音是為求福利得好處嗎?我們願意為主受苦嗎?
3.等候主來(1:10):帖城信徒信福音之後還有一個轉變,是「等候祂兒子從天降臨」,因此保羅給他們的兩封書信都以此為主題,而形成他的所謂「末世論」。願這也成為我們信仰的核心。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26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保羅表達自己對帖城教會的情感,用語實在鮮活無比:
1.不能再忍(1;5):表示起先忍著,不斷忍著,一忍再忍,最後爆發出來。為什麼事呢?是對帖城弟兄姊妹的思念、牽掛之心!想到他們剛信主不過三週,又有逼迫臨到,保羅的心如父,如母(參上章)對嬰孩一樣,牽腸掛肚,按捺不住。我有這樣的屬靈關懷嗎?抑或我都只是忍不住發脾氣、忍不住吃美味而已?
2.我們就活了(8):好像平常都是死的,只有當信徒能「靠主站立得穩」他才活過來。這是怎樣的人生?彷彿只有當他所餵養的羊群剛強茁壯,福音工作不受虧損,主的名因信徒的見證而大得榮耀…他才覺得生活有意義,其餘的事完全不在他眼裡。我們呢?我們又是在為什麼事情而喊「氣死了」、「不想活了」呢?
二、保羅為信徒的禱告,也彷彿忍不住了,在10-13節冒出來:
1.隨時禱告:他本是「不住的禱告」(5:17)的人,書信中常突然中斷發出禱告,如弗1:15-23;3:14-21;腓1:9-11;西1:9-12等。
2.立時禱告:當他有一個盼望「要見…補滿不足」(10),他立刻將之化為禱告,11節求「要見」;12-13求「補滿」。他毫不遲延。
3.深入禱告:從渴望補滿「信心的不足」,一禱告變成求主補滿帖城信徒三方面的不足──a.愛心充足;b.心裡堅固;c.成為聖潔無可責備,直到主來(12-13)。越禱告越深入,祝福越加添。
靈修筆記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禱告之後,保羅對帖城弟兄的懇切勸告(1.求、勸)是:
1.更加勉勵(1):不以現在所行的為滿足,還要神更多喜悅我們。
2.遵主命令(2):不是選擇性的聽一聽,凡「曉得」的都切實遵守。
1.這是神的旨意(3;7-8):神造我們、召我們,都是為要我們聖潔,因此放棄聖潔原則的,不是棄絕人而是棄絕神。
2.這是尊貴的事(4-5):過去我們不「曉得」區分尊貴與卑賤,和外邦人一樣放縱私慾的邪情,現在曉得了,就守著自己的身體。
3.淫行不僅得罪神,也得罪人(6),不論人知不知道,都已越分。
4.淫行這一類的事,主必報應,不論是不是現在,總有後果。
1.彼此相愛:同上,a.這是神的教訓;b.已相愛,還要更加勉勵。
2.親手作工:a.定義:立志作安靜人,辦自己的事,勿多管閒事(參帖後3:6-12);b.結果:向外人行事端正,自己也沒有缺乏。
四、相會雲中(13-18):注意,不是在雲端與網路遊戲相會,而是:
1.當主親自駕雲降臨,號角響起之時,主裡死去的人必先復活。
2.活著的人必被提到雲裡。
3.在空中和復活的親人一起,與主相遇!
哦,主啊,這個相遇遠勝過任何雲端遊戲,這是我終身的盼望!
靈修筆記
帖撒羅尼迦前書 第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始於主再來的「時候日期」(1);結束於「在我主耶穌基督降臨時完全無可指摘」(23),始終都是「等候主來」。其中歷程則是:
一、做光明之子(1-5):這包括:
1.認識:清楚自己是白晝之子,不在黑暗裡、不屬幽暗,因此不用怕主來的日子像賊一樣(1-5)。
2.決定:所以我們不要睡覺(指靈裡沉睡、鬆懈),而要儆醒謹守。
二、與主同活(6-14):成為光明之子是恩典,但此後需要:
1.個人方面──穿戴信望愛的軍裝(8):以信心、愛心做護心鏡;以得救的盼望做頭盔護思想,抵擋恐懼疑惑,和世界的引誘。
2.相互關係方面──彼此勸慰互相建立:包括敬重神僕(12);彼此和睦(13);警戒勉勵扶助,又要向眾人忍耐(14)等。
三、追求和持守(15-22):在等候主來的過程中,要堅持地:
1.追求良善(15):不以惡報惡。
2.喜樂、禱告和感謝(16-18):神的旨意是「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連用三個恆久性的副詞「常常」「不住」和「凡事」,強調要持續,不受環境影響。
3.持守善美的(21-22):不消滅聖靈感動、不藐視先知的話,這些善美的事要查驗、要持守。追求和持守,這也是意志的決定。
持守善美的又使我們更多在光明中與主同活,如此循環不絕,使保羅發出23節的禱告,和24節的確信!哈利路亞!
靈修筆記
帖撒羅尼迦後書 第1章
經文要義
完成前書後大約半年,因有人冒名攪擾帖城教會(見二章),保羅又寫了這封後書,勉勵教會堅守所信,等候主來。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乍看都是問安和感謝,其實顯明了幾項重要真理:
一、神公義的顯明:“義人受苦”一直是人們對神是否公義的最大質疑,保羅卻認為帖城教會「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正就是神公義的明證(4-5)!這令人驚訝的真理是奠基於:
1.神幫助人勝過患難(4b)──「你們在所受的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這正是神公義…」堅忍的信心非天然人所能產生,惟獨出於神。可見神並沒有離棄他們,祂是公義的!
2.這勝過患難的見證能幫助其他人(4a)──「我們在神的各教會裡為你們誇口,都因…」神允許我們所受的苦不但於我們有益,並能建造別人,這美好的結果,正是神所給的「公義的判斷」。
3.這得勝叫人證明自己可算配得神的國(5):神容許我們受苦,使我們的生命顯明為真實的、配得神國的,以證明祂判斷我們承受祂的國、看我們配得過所蒙的召(11),都是公義的。
4.神必報應(6-9)──a.以患難報應惡人(6);b.以平安賜福義人(7a);c以永刑報應拒絕福音的人(7b-9)。
原來我們的患難也顯明神公義,此之謂神的公義永遠掌權!
二、神榮耀的交流:神的公義彰顯,就是祂得榮耀的時刻。那是:
1.貫串時空的榮耀:12節是現在就可經歷的榮耀;10節是主降臨的「那日子」要在祂聖徒身上得榮耀。從現在榮耀到主再來。
2.上下互顯的榮耀:「叫我們主耶穌的名在你們身上得榮耀;你們也在祂身上得榮耀」(12)。我們用從神所得的榮耀,來榮耀神,上下交相榮耀,故曰「榮上加榮」(林後3:18)!哈利路亞讚美主!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3/30
帖撒羅尼迦後書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對於主再來之前必有的世界亂象,我們要緊握的原則是:
1.基本立場──不受誘惑(2-3),站立得穩(15):怎樣做到?a.要「記得」聖經所說(5);b.堅守所領受的教訓(15)。總之要好好研讀,並遵守聖經,捨此別無他法!
2.大罪人的性質──高抬自己(4):這個末世將要出現的敵基督,又稱為「沉淪之子」或「不法之子」,名稱雖多,性質卻只有一個,就是「抵擋主,高抬自己」。把握此一特徵,我們要在「不法的隱意發動」之時,就立刻辨認出這些「離道反教的事」!
二、我們不用驚慌,因為主完全掌管著這一切離道反教之事的:
1.內容(3-4;9-10):如:a.有靈、有言語,各樣風聲,或冒名,假造資訊,危言聳聽(2);b.有一個人「顯露」──日益有名,有群眾魅力;c.「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4):聖殿會重建?或是指教會?總之他自稱是神;d.他行各樣神蹟奇事,卻是照撒但的運動,虛假,出於不義的詭詐(9-10)
2.時候(6-8):必須「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到了的時候才可以顯露」,「那時這不法的人必…」,神完全掌管時候日期!
3.人心(11-12):人若不領受愛真理的心,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而易受那不法者吸引。但那愛真理、「因信真道,又被聖靈感動成為聖潔」的人,不但得救,還要到能「得著耶穌的榮光」的「地步」(14)。
這一切神都瞭若指掌,也全面主掌!面對末世亂象我們可以放心、靠主不動心,但有沒有「生發錯誤的心」?
靈修筆記
帖撒羅尼迦後書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保羅不但為教會禱告,也一再請求教會為他代禱,他求的是:
1.主的道理快快傳開:「我還有話說」表示書信的主要部分已寫完,但仍須加補充,通常此時都是提醒信徒應用真理的重點,如林後13:11;腓3:1;4:8;弗6:10;帖前4:1等,但在本書卻是請求代禱,好叫主的道裡快快行開。這表示:a.代禱與應用屬靈真理建造生命同樣重要;b.保羅傳福音的能力和果效都因為禱告;c.主的道(話語)是活潑有生命的,能快速成就神的意旨,叫神得著榮耀;d.保羅在意的不是自己的安危或利益,而是要神的福音被廣傳。
2.主的兒女靜靜作工:上章的末世論是重要真理;本章叮嚀的信徒工作觀,也同樣重要。這裡包括:a.不濫用權柄(9);b.不貪圖小利,占人便宜(8);c.不專管閒事,干涉別人(11);d.自食其力,認真負責(12)。
3.主的平安常常同在:保羅最後連用三個表示持續、連貫的副詞──隨時、隨事、常常──來強調神的平安與信徒同在!這端賴:a.賞賜平安的神親自給我們平安;b.我們堅守主的教訓(2:15)、遵行到底(4),所以說「行善不可喪志」(13)。
末世很遠嗎?就在上述三項的交織之中,「主耶穌啊,我願祢來!」
靈修筆記
快
捷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