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靈糧
作者:張鈞莉 老師
1 | 四 | 歷代志上15 | 11 | 日 | 歷代志上25 | 21 | 三 | 歷代志下6 |
2 | 五 | 歷代志上16 | 12 | 一 | 歷代志上26 | 22 | 四 | 歷代志下7 |
3 | 六 | 歷代志上17 | 13 | 二 | 歷代志上27 | 23 | 五 | 歷代志下8 |
4 | 日 | 歷代志上18 | 14 | 三 | 歷代志上28 | 24 | 六 | 歷代志下9 |
5 | 一 | 歷代志上19 | 15 | 四 | 歷代志上29 | 25 | 日 | 歷代志下10 |
6 | 二 | 歷代志上20 | 16 | 五 | 歷代志下1 | 26 | 一 | 歷代志下11 |
7 | 三 | 歷代志上21 | 17 | 六 | 歷代志下2 | 27 | 二 | 歷代志下12 |
8 | 四 | 歷代志上22 | 18 | 日 | 歷代志下3 | 28 | 三 | 歷代志下13 |
9 | 五 | 歷代志上23 | 19 | 一 | 歷代志下4 | 29 | 四 | 歷代志下14 |
10 | 六 | 歷代志上24 | 20 | 二 | 歷代志下5 | 30 | 五 | 歷代志下15 |
RPG禱讀經文
日期 | 章 節 | 經 文 |
8/28-9/3 | 代上
16:14-15 |
祂是耶和華我們的神,全地都有他的判斷。
你們要記念祂的約,直到永遠;祂所吩咐的話,直到千代, |
9/4-10 | 代上
19:12-13 |
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
9/11-17 | 代上
29:1、5 |
因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 |
9/18-24 | 代下
6:14-15 |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向你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你親口應許,親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樣。 |
9/25-30 | 代下
12:12 |
王自卑的時候,耶和華的怒氣就轉消了,不將他滅盡,並且在猶大中間也有善益的事。 |
歷代志上 第15章
經文要義
烏撒事件發生三個月之後(十三14),15、16章記大衛再迎約櫃。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這次迎接約櫃非常順利圓滿,是因為大衛做了萬全的準備:
1.修正錯誤:a. 2、12~15:他找出上次錯誤的癥結,指定利未人扛抬約櫃(申10:8、民4:1-15)。哪裡跌倒哪裡爬,是謙卑。b.4、11:他開會的對象與13:1大不相同。與正確的人討論事工,是智慧。
2.預備地方(1):約櫃不只要被歡迎,還要安居。今我敬拜時有為主支搭帳幕供祂安居嗎?
3.查考聖經:a.13、15:對約櫃除滿腔熱情,還要回歸摩西所吩咐的定例;今我們服事除追求超自然經驗,也還要實際遵從神的話。 b.12、14:查經光照他要求利未人自潔(參出19:10)。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聖經永遠比我們自己設想周全,不讀經無智慧。
4.配置同工:大量的人員(3-10)、演奏的歌唱的守門的(16-24)獻祭的(26)……顯示他統籌調度的能力。今我們服事都須詳盡規劃。
神不長久責備,仍給大衛第二次機會迎約櫃。今對我們更有恩典。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1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大衛時代的敬拜,較之摩西會幕時期又更提升:
1.敬拜的內容擴充:過去以五祭敬拜,大衛除了獻祭(1),還有祝福(2)、分享(3)、頌揚(原意指“代求“make petition)、稱謝、讚美(4)、看守(38)等,更重要的是創立了音樂事奉(7)。他們歌唱、演奏各種樂器,並創作詩篇。音樂與詩歌從此納入敬拜過程。今耶穌已為我們完成獻祭,但其他的敬拜內容,我們有無繼續充實呢?
2.敬拜的時空延伸:時間上,從前按節期敬拜,大衛改成日日、持續的敬拜(37節,at all times day by day)。空間上,基遍的會幕前每日早晚都獻燔(40),與耶路撒冷約櫃前終日飄揚的樂音遙相呼應,使敬拜不限於耶路撒冷為中心,兩地同時稱頌主。求主讓我們恢復大衛敬拜的帳幕,不但每日24小時,且全地都來敬拜主!
大衛建立這樣的敬拜事工,也表現出他個人生命幾個特質:
1.分賜榮耀:自己是音樂家,但動員眾人同享敬拜的喜樂和榮耀,不獨擅;派菁英人才往基遍事奉,不私留為己。結果愈發榮耀。
2.分享祝福:給民(2),也給家眷祝福(43);給屬靈的祝福(2),也送禮物(3)。這不僅是慷慨的美德,並向世人證實神樂意施恩的美意。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17章
經文要義
大衛在屬靈上的貢獻,繼迎約櫃之後就是建造聖殿。從本章至廿九章本卷書結束,共13章都在記載這事。
11-14本卷書中第三個警戒(之一):須長大成人,才能瞭解這樣一位大祭司。11「因為你們聽不進去」:故麥基洗德的解釋延至第七章 。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分記應許與回應,是大衛一生與神親密的最高峰。顯示出:
1.神不須人服事:神不要大衛建殿的原因有:a.神超越萬物,不須住殿宇,偶像才須廟宇遮風雨(5-6)。b.大衛是戰士,不適合建造供神與人安息的聖殿(22:7)。c.神的絕對主權,祂有權決定由誰、何時為自己建造殿宇。
2.神樂意賜福人:神拒絕了大衛的善意,但因此而大大賜福給:a.大衛個人(7-8);b.以色列人(9-10a);c.大衛的後裔及國祚(10b-14)
誠如徒17:24-25:「創造宇宙和其中萬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麼,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我們今日能稍微服事祂,全是恩典。
3.大衛以神為念:過去逃避掃羅追殺時長年住在山洞野地,今得安居豪華宮殿,他不以為驕奢,反而“推己及神“,顧念約櫃。
4.大衛以恩為念:當知道建殿的尊榮不在己,他沒有失望或嫉妒,只“進去“謝恩(16-22)、受恩(23-27)。他看重恩典過於個人成就,恩典便向他世代綿延不絕。以色列的君王從此由揀選成為世襲。
主啊,大衛與祢似有一種惺惺相惜、肝膽相照之情,我羨慕!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18章
經文要義
本章到二十章連續3章,記錄大衛軍事上的偉大成就。這些也都與建造聖殿相關,因他所得戰利品均留作建殿材料。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大衛輝煌的戰績和內政,提供我們幾個祕訣:
1.支取應許的秘訣:本章以“此後“(1)開頭,將連串的勝利與上章聯繫。亦即,神應許「我必治服你的一切仇敵」(17:10) → 大衛禱告「耶和華啊,你所應許僕人和僕人家的話,求你堅定直到永遠」(17:23) → 採取行動:”此後大衛攻打…“。這是大衛戰勝的原因和模式。有了應許,要加上禱告、宣告和實際行動來啟動預言,應許就必應驗!此即為何6、13節兩次強調「大衛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 是神履行應許使他得勝。
2.主動出擊的秘訣:前次利乏音谷的大戰(十四8-17)是因非利士人進犯而應戰,但現在大衛發兵奪下其重鎮(1)。再進攻東南方的另一宿敵摩押(2);當瑣巴王(在北方)往伯拉河擴張,大衛也出兵制止(3)。這些爭戰是主動的,有前瞻性的部署眼光。今我們屬靈爭戰也應預先佈局,不僅疲於奔命應接仇敵攻擊而已。
3.價值提升的秘訣:戰勝沙場的君王很多,大衛與那些窮兵黷武的領袖不同的是,他心念聖殿。奪銅,為儲備聖器材料(8);得金銀,留供建殿經費(11,參29:2)。建殿的異象使他的勝利有永恆價值,否則不過史上又添一野心家而已。今我人生價值建在何處?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19章
經文要義
本章至廿3是大衛與東鄰亞捫戰爭的記錄: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說的是國際戰爭,卻對我們的人際關係有深切提醒:
1.猜疑害事(3):大衛感念舊恩(聖經未記是何恩,可見不甚重要,但大衛有恩必報),一片善意遣使弔喪,亞捫首領卻猜疑他是來探密。哈嫩接受此猜疑信念,結果兵燹連天禍國殃民。今猜疑也常破壞我們生命,製造苦果。拒絕猜疑,選擇相信,才能享安息。
2.合作成事(12):聯軍分從東、北方包圍,約押前後受敵,情勢危急。但他與亞比篩密切合作,互相支援,敵人便望風而逃。或謂親兄弟(也是大衛的外甥,見二16)故彼此信任,主內弟兄呢?
3.體恤致生(5):大衛聽說使臣受辱立刻:a.差人迎接 ― 主動並即時關懷;b安排住所等鬍鬚長起 ― 體恤並醫治心靈創傷。羞恥感會讓人自閉,了無生趣。助其恢復榮耀(鬍鬚長起),才能使人重建自我、重獲生機。今我們關懷人,有如此體恤其內外需求嗎?
4.良言致勝(13):約押不僅與亞比篩通力合作,並以愛國愛民及為主爭戰與他互勉,一方面鼓勵軍心(13a),一方面交託給神(13b)。智慧的良言,使軍心大振,爭戰大勝。今我們如何鼓勵人?
主,願我的人際關係以祢作基礎,滿有智慧和恩膏。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0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所記的三個“巨人“,很能說明我們生命中強敵的特徵:
1.是偉人的兒子(4):偉人身量高大,表示一種巨大的壓制。“兒子“是衍生的族群,如:恐懼衍生出絕望、封閉…匯集成群來壓制人。
2.槍桿粗如織布機軸(5):除高大外還帶槍桿來戳、刺、撩撥挑弄,刺激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煩躁慌亂,六神無主,而意志癱瘓。
3.共有二十四個指頭(6):這種“多手多腳“的邪靈特別會搧風點火,興風作浪,用各種畸形怪異不合常理的鬼魅伎倆來攪擾我們。
但感謝神,與全能者相比,槍桿再粗、手腳再多一指又有何用?這三個巨人,“都死在大衛和他僕人的手下“(8)!哈利路亞!
值得深思的是,這裡說的三巨人,撒下21:15-22記載是四個,撒上十七章還有一個歌利亞。似乎敵軍每隔一陣便推出一個巨人來挑戰,年少時勝了歌利亞還不夠,眼前還有三個待征服,另還有一個隱藏在後……在靈程中我們鬆懈不得,但也就可以得勝不斷。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大衛與你我一樣,也會做錯決定得罪神。從他的錯誤我們學到:
1.立即的悔改(8、17):他一見神降災便立時知罪、立時悔罪,毫無推拖。並為百姓懇切禱告。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輕看(詩51:17)
2.智慧的選擇(13):「我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我不願落在人的手裡」是大衛一生經驗和智慧的結晶,表現出對神和人深刻的認識。此一智慧的抉擇,挽回神的心。
3.上帝的施恩並得勝:本章從撒但的攻擊開始,結束在聖殿和祭壇的興起。中間是大衛的失敗和神豐盛的憐憫 ― 祂後悔降災(15)、吩咐築壇(18,以使大衛與自己恢復關係)、應允悅納(26)、收刀入鞘(27) ― 祂使災難的阿珥楠禾場一轉而成為聖殿的基址、敬拜神的中心!神轉化撒但的攻擊,成為人的祝福!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記大衛對聖殿的預備,有下列特色:
1.用信心預備: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大衛因信而預備了:
a.材料:世人無不積財,但大衛積財目的在於“為殿預備材料“ (4)他多獲戰利品(見十八章)及鄰國進貢(3),直至無法可數。穿過這些銅鐵木石,他已預見:“要為耶和華建造的殿宇,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4),此之謂異象、此之謂信心!
b.人才:任何事工,人才都比物料更重要。勞工巧匠首領齊聚集。
c.國力:征戰流血使他失去了建殿的資格(7),但也拼來了一個太平盛世以建造榮耀的殿。今我們國泰民安,乃為呈現神的榮耀。
d.君王:預備建殿的棋局還須要一位關鍵的領袖君王,所羅門的整個生命特質完全符合此需求(8-9)。他是神與大衛精心的預備。
但預備在人,成事在神,大衛須憑信心將一切所預備的再交給神,求祂來成就應許(10),而不能倚靠所預備的。這又是個更深的學習。
2.用生命預備:”我在困難之中為耶和華的殿預備“ (13)意指歷盡極大痛苦(NIV:I have taken great pains…)、竭盡所能(參廿九2)為殿預備。回想他一生顛沛流離,南征北討,所有滄桑原來只為完成此一命定!今天你我的人生經歷,又是在為神預備甚麼呢?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大衛不只要建一棟高大輝煌的建築物(如他王建皇宮或陵寢),他一心是要敬拜神。因此最重要的預備不是建材,而是敬拜團隊。從本章起一連四章記載他對聖職者(利未人和祭司)的建造。首先他:
1.因應時代調整組織(25-26):摩西時代利未人負責搬運會幕(參民四),進迦南後此功能不顯,甚至迎約櫃時忘了他們。大衛認識聖殿將開啟“神永住耶路撒冷“新時代,則利未人的職任和組織需調整,才能承接使命。我們事奉若未跟上神的季節,也將被遺忘。
2.聖俗並重劃分職務:亞倫子孫作祭司,專責奉獻至聖的物、燒香和祝福(13);其餘利未人負責服事祭司,管理升斗等雜務(28-32)。在神無聖俗、貴賤之分(參24:31),為祂而作的都是分別為聖的。
3.事工平衡支持樂團:大衛善音樂與樂器製造(5),理當偏重音樂,但他分配四組利未人,樂團僅占約1/10人數(3-5),最重的仍是管理聖殿的祭司,其餘以排難解紛和守門來支持樂團,四組合成聖殿事奉。今我願意放下音樂光環,用事務性工作來支持敬拜嗎?
4.臨終吩咐擴大編制:大衛心細如髮、心繫聖殿,臨終前還記掛著聖殿服事人員不足,將利未人的事奉年齡從三十歲(3)降到二十(27),好使神殿中人手更充裕。其心意何其令人感佩!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大衛將祭司和利未人各分為二十四班次,輪班供職,我們發現:
1.聖殿事奉以祭司為主:大衛雖大大擴增了摩西時期會幕事奉的內容和規模,如前述三萬八千人分為四組等,但祭司們“在聖所和神面前“(5)的事奉仍是主軸,故組織他們成堅實完善的體系。今耶穌是大祭司(來4:14),我們的服事有沒有喧賓奪主?
2.祭司與君王共治:3:“以利亞撒的子孫撒督,和以他瑪的子孫亞希米勒,同著大衛,將…“說明此時期,亞倫後裔的祭司體系,與大衛所代表的君王體系完全合一,共治以色列。亦即政教合一,而民政法律(即士師、官長和守門的二組)和音樂文化(樂團組)歸屬祭司體系。此畫面31節重複出現,可惜在歷史中失落了。
3.掣籤排班,不分高下:班次的安排抽籤為定,不分老幼尊卑。這在祭司(5)、利未人(31)、樂團(25:8)、守門者(26:13)一概同例。看聖經反覆強調他們“彼此一樣“”沒有分別“”無論大小“”不分師徒“…平等與合一始終是聖殿事奉的總原則。
4.班次的傳承:祭司的班次經此確立,千年後,亞比雅班(10)裡的撒迦利亞,仍然“按著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掣籤…“而生下施洗約翰 (路1:5-9)。但哈歌斯班的後人,在被擄回歸時已尋不著譜系(拉2:61、尼7:63)。我屬亞比雅班或哈歌斯班?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記聖殿的樂團,正可供我們省察今日的音樂事奉是否具有:
1.神聖性:聖殿敬拜除以祭司獻祭為主,另一環就是音樂崇拜。當時樂團限於亞薩、希幔、耶杜頓三家族,由大衛王和將領親自分派。此「分派」與23:13將亞倫子孫「分出來」作祭司同字,可見樂團與祭司同是神特選,分別為聖的。此處又有部分之意,即三家族中再選有恩賜者才能勝任。今我們有無草率從事?
2.先知性:和合本1節注:「唱歌原文作說預言」,故新譯本及英文各版譯作「叫他們用琴瑟響鈸說預言」,NIV版更稱「作先知事工(ministry of prophesying)」。5節希幔作「王的先見」,這是三家領袖都有的頭銜(參代下29:30、35:15)。故當時敬拜包含預言;預言來自敬拜。二者都是從神受感發聲,無人隨意開口。
3.持續性:a.本章一再強調敬拜者「都歸他們父親指教」(2、3、6)不斷學習。恩賜須要繼續培訓、傳承後代。b.團員也分為二十四班次,每班十二人,帶領四千人的詩班或協助者(廿三5)輪班事奉,不但使聖殿中樂音不息,並呼應著天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帶領受造物晝夜不住的敬拜(參啟4:4-11)。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除了前兩章的敬拜事宜外,本章專記利未聖民的三類看似平凡瑣碎的工作,使我們再思聖與俗、屬靈與屬世的分際。
1.有勇有謀守門人(1-19):
a.他們是“大能的壯士“ (6、7)、“善於辦事的壯士“ (8)和“精明的謀士“(14)。今教會與社會都須要這樣有勇有謀的人來防堵破口。
b.守門的有可拉族(1),負責防止他們祖先的愚妄罪行再次發生(參民十六章及本書六章)。我們也應看守家族破口,砍斷累代咒詛。
2.分別為聖府庫官(20-28):
a.兩種府庫:神的府庫指聖殿的奉獻和器皿(21-22、24);聖物的府庫指人得來後分別為聖歸給神之物(26-28)。今教會的資產需詳加管理;處理世上財物也要將那物分別為聖,保守自己勿貪。
b.本段特記這些專業理財者,也讓我們深思金融、企業界的屬靈位置。這世界都是神的府庫(詩廿四1),神的兒女都是府庫官。
3.雙重國度調解人(29-32)
士師(法官)調解糾紛,可類比今民政、法務、公務員等。他們「辦裡耶和華與王的事」(30、32)同時服務地上的國,及神的國度。
主,幫助我在職場上作事奉祢的利未人!也為職場七大山頭禱告。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7章
經文要義
23-26章是大衛的宗教組織,這章則綜述大衛的政府組織。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記載大衛的行政體系,有許多值得我們效法之處,如:
1.以聖殿體制治國(1-15):大衛王朝得以強大,除因神同在與祝福,也因他組織健全分工明確。看他將“族長千夫長百夫長和官長都分定班次…服事王“ (1)是將聖殿中祭司班次的體制擴及於政治組織,服事王(國家)與服事神同一體例。他的“政教合一“是以宗教影響政治,不像後來歐洲中世紀演變成政治操控宗教,“政教合污“。願我們也先治理教會,擴及於治國,在地上實現神的國。
2.以支派組織治民(16-24):以色列國與世上國度最大不同,是她完全由神的子民組成,十二支派的宗族關係就是社會人民的組成結構,經由各支派首領即可將政令推行於全民。今我們若廣傳福音,全台歸主後,教會組織即可作為地方行政組織,該有多美!
3.以聯合族群治地(25-31):神賜福大衛豐盛的田產物業,他將倉庫分為王庫和田野、城邑…各層級(25),所派掌管庫房和出產的人包含各種族群專才,實現神要人“治理這地“(創一28)的創造美意。
4.以眾多謀士治事(32-34):大衛虛心納諫,身邊智囊眾多。“謀士眾多,所謀乃成“ (箴十五22),這是他國勢強大的秘訣。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8章
經文要義
28-29章記載大衛臨終遺命,將建殿之事託付給所羅門。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大衛臨終遺言諄諄告誡,殷切無比,使人更加認識他的生命有:
1.一個期許:暮年大動作招聚各方人馬齊集耶路撒冷(1),尤其曾有亞多尼雅陰謀竊位之事(參王上一章),大衛理應首先鞏固所羅門的王權,但他開口卻是“我心裏本想建造殿宇,安放耶和華的約櫃,作為我神的腳凳,我已經預備建造的材料。“(2),然後才冊立所羅門接班(4-5)。後話題立刻又回到建殿(6)。對所羅門兩次勉勵也只為建殿。大衛一心在聖殿,而非政權。讀本章當善體此心。
2.兩個平衡:這樣一心一意建殿,會不會走入偏鋒?他卻能:
a.靈感與理智平衡:他對聖殿構造、工作班次、器皿的樣式重量…了解得精準無比,這是“被靈感動所得“(12 NIV作“聖靈放進他腦海“)“是神用手畫出來“的(19);但也是從理智上“使我明白的”(gave me understanding)。聖靈感動與理智平衡,堅定他的異象。
b.靠神與盡己平衡:他自己盡力為殿預備,對眾首領和所羅門的訓勉也同時強調神揀選與須遵命(5-7、8、9、20等)。我們行事若緊緊倚靠神;又竭力盡本分,也必完成大工。
主啊,求祢也用手為我畫出我人生的異象!並助我為之盡力。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上 第2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代上十一章至此,我們隨大衛走過了他後半生歲月,愈來愈認識他愛神與建殿的心志。今再從這最後一章來體會他的用心:
1.”這殿不是為人,乃為耶和華建造”(1):從來帝王為己興工留名,唯大衛為神。且未動工,止於預備,所謂“為而不有“。他不求眼見,神為他畫出聖殿樣式;不求留名,神使他享大名(17:8b)!
2.”我為我神的殿已經盡力…因我心中愛慕我神的殿” (2-3):他心中切慕聖殿,為此而一生盡力,臨終還獻上一切積蓄。他雖未見,但已預見,並預嚐、預享了聖殿的榮耀輝煌(11-13、22:4)!
3.”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14):他一無所誇,深知在萬物的源頭面前,奉獻其實是恩典、是幸福!
大衛也有許多弱點,本書只記了他治國和建殿的光明面。因當作者以斯拉的時代,撒母耳記、列王記等全史早已為人熟知,他只編纂榮耀君王和聖殿的主題,激勵他當時的百姓起來重建聖殿、恢復榮耀。以斯拉的時代與大衛相隔約五百年,但他們對神國度和殿宇的一片冰心遙相映照,且一脈至今,還在琳瑯召喚著你和我!
萬軍之耶和華啊,祢的居所何等可愛,我羨慕渴想祢的院宇!(詩84:1-2)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1章
經文要義
代下一至九章記載所羅門為王,四十年之間的歷史。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顯示所羅門之所以能大得財富尊榮,是有其先決條件的:
1.獻祭敬拜:所羅門國位一堅固立刻獻祭敬拜,且其敬拜有:
a.影響性:他不只自己敬拜神,並召聚軍(千夫長、百夫長)、政(審判官、首領)、民(族長)各界領袖都來(2)。我們敬拜有無此等影響性和動員力呢?讓我們也起來帶領全家、同事…一起敬拜。
b.進深性:當時神的約櫃在耶路撒冷(代上十五章),他從在約櫃前敬拜,更進深到基遍的會幕去。他不憚勞苦,更深的尋求神。
c.奉獻性:上基遍去獻祭的原因之一,是那兒的祭壇夠大(參王上三4),可容他獻上一千頭犧牲。我們是否有時只顧參加敬拜,而苛扣了奉獻?所羅門盡力的、慷慨的奉獻吸引神向他顯現。
2.祈求智慧:所羅門最智慧的選擇,便是選擇求智慧。他求的是為人(治理百姓)、為神(完成聖殿),而不為己。結果神也賜給他未求的財富尊榮。主總是賞賜遠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林前二9)。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2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所羅門預備建殿。友邦推羅王希蘭提供了木材和巧匠。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宏觀角度看,所羅門興工建造聖殿代表了他正在:
1.完成命定:自從所謂”大衛之約”(代上十七章),神明說大衛的繼承者必建造殿宇之後,所羅門的出生、命名都指向他就是那位要繼承王位、完成殿宇的。大衛晚年不論私下或當眾,一再述說、交待此點(代上廿二5-15、廿八1-10、20-21)。故1節他的”定意”,是回應他被造的命定。今你我生命也有神命定的”聖殿”待建。
2.傳承使命:4節所言「焚燒美香…獻燔祭」都是摩西律法所傳(參出廿五6、30;卅7-8;四十23;利廿四5-9;民廿八-廿九),所羅門深刻體驗到「這是以色列人永遠的定例」;5-6節的口氣則和大衛對建殿的異象如出一轍(參代上廿二4;廿九11-14)。從摩西到大衛所領受的會幕和聖殿的使命,所羅門集中來完成。他克紹箕裘不負所託,完全承接了此一重要託付。
完成命定就個人而說;傳承使命則重在神旨意。所羅門遵行、傳承神的旨意,此同時也完成了個人生命的命定。事奉神是他的幸福。
本章並清楚顯明:當我們順服神的旨意,承接從神而來的異象和使命時,神可以調度萬有,使我們所作的盡都順利;我們自己也因為完成了命定而生命完滿、充實、有意義。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記所羅門開始建造聖殿,有兩點值得深思:
1.聖殿的位址(1):聖殿位於亞伯拉罕獻以撒的摩利亞山(參創廿二章);也是大衛獻祭贖罪的阿珥楠禾場(參代上廿一9-31)。前者顯明神預備的恩典;後者顯明神赦罪的恩典,而又都與人的誠心獻祭息息相關。今聖殿之建,本為焚香獻祭敬拜之用(二4),在此具有特殊意義的地點建殿,表示此地的所有獻祭都上連於亞伯拉罕之獻上至愛;和大衛之獻上悔改,而深深地植基於神的厚恩之中。也顯明神的心意與恩典始終貫串在人類歷史中。哈利路亞!
2.聖殿的榮耀(3-9):本書省略建殿過程,只述聖殿的構造:它的面積不算大,大約31.5乘10.5公尺,但都貼著精金,富麗堂皇之至。這應驗了大衛說這殿“必須高大輝煌,使名譽榮耀傳遍萬國“ (代上廿二4)。榮耀的神理當有榮耀的殿;然而更加“必須“的還是這殿裡必須有榮耀的神同在,否則再怎樣高大輝煌;天使(基路伯)、銅柱都不能撐住它的名譽榮耀。榮耀不在有金子,在於有神!
主啊,願今日祢的教會都是榮耀的殿,更願祢在其中大顯榮耀!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這一章是描述聖殿裡的各種敬拜器具,也提醒著我們:
1.器材是為成全敬拜:聖殿中大自銅海,小至鑷子、調羹…都是作敬拜用途的,與今日我們所用的不同,但敬拜的目的完全一致。器材的存在是為成全敬拜,可以錦上添花;切忌喧賓奪主。
2.創意與聽命平衡:聖殿的銅海,意義相當於會幕的洗濯盆,但周圍有銅鑄的野瓜為裝飾、邊緣如百合花,則是新增的點綴。戶蘭是巧匠,定然極富創意。但“他又照所定的樣式造十個金燈臺“ (7),“可以照例點在內殿前“ (20),可見他的創意是有規範的,與定例相平衡。不論此“所定的樣式“是指摩西時期會幕的做法,或是大衛先前告訴所羅門建殿的樣式,當時的巧匠們都順服。
3.成長與擴張:聖殿銅祭壇的尺寸(1),比會幕的祭壇(參出廿七1)大了五十倍有餘,可見奉獻祭物的量也大大增加(參五6),因此又增設十個洗祭物的盆子(6)。金燈臺和陳設餅桌的數目(7-8),也從會幕的一個增加為十個。奉獻燔祭和發光,都是生命成熟的表徵。神期待祂的子民成長、擴張(參賽五四2-3)。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0
歷代志下 第5章
經文要義 第五至七章長篇描述聖殿完工後的獻殿禮。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是獻殿禮的第一段 ― 安放約櫃和音樂崇拜。有幾個特色:
1.安息:聖殿完工帶來安頓:a.約櫃安放至聖所不再遷移;b.大衛分別為聖的物(1),和會幕及其中聖器(5)放進聖殿府庫;c.獻祭地點固定(6),不必再往基遍。今教會建造,也使信徒身心靈享安息。
2.立約:聖殿完工說明大衛之約的應許已成就(參六10-11);10節又強調約櫃裡惟有代表西乃之約的兩塊法版(參出十九1-6)。兩約相承相連,表明人類雖然不斷失敗;神仍不斷守約施慈愛!
3.眾多:獻殿之禮選在七月住棚節舉行,民眾多(3);獻祭的祭物多得不可勝數(6);祭司和利未人不分班次全員出動,服事的同工也多(11-12)。“三多“形成空前盛大的慶典,顯明神國的豐盛興旺。
4.讚美:由於大衛已對歌唱和樂團做了萬全的規劃(代上廿五章),聖殿的第一次敬拜聚會(11-13)不但全員匯集,眾聲合一,並有明確的讚美內容:「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眾人如此同心宣告神的美善、慈愛和永恆不變時,神的榮光充滿了殿。
當我們起來完成神的託付,也必領受此四方面的祝福。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1
歷代志下 第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誠可謂史上最偉大的公眾講詞之一。特別有幾點值得深思:
1.一國之君,且正當國勢空前(並絕後)強盛之時,竟當眾跪下大伸祈禱,這不僅是他個人謙卑的情操,更表明以色列國權的源頭來自神。選民蒙福之因即在此。願今之執政者也有此體認。
2.所羅門清楚認識神不但守約施慈愛(14-15);且至高至大,不須住在殿中(18)。那為何還要建殿呢?他的答案:殿是作為神立名的居所;也作為人禱告的地方(20)。循此他確立了聖殿的宗旨不只在獻祭,且要成為萬民禱告的殿,或以色列民或外邦人;或在殿中或在遠方,只要認同神的殿和約,就可以向神祈禱。今耶穌救恩之門更寬廣,凡願意的都可來享主恩。
3.所羅門深切的為人民發出了七段代禱(22-39)。奇妙的是,他在國勢鼎盛之際設想人民的各種苦況,彷彿預言了後來歷史的發展。這是具啟示性的代禱。再進一步,他的禱告還擴及外邦(32-33)。一個有深度的代禱者足以穿透歷史、跨越萬邦!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2
歷代志下 第7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是獻殿禮的高峰 ―獻祭和守節,及後續 ― 神對所羅門的應許及警戒。其中提醒著我們:
1.信仰的個人性與群體性:本章數次強調王與眾民在一起獻祭並獻殿。信仰是個人性的,所羅門的禱告雖然偉大,但百姓必須自己連結於神,無人可代替他們禱告敬拜。信仰又有群體性,當群體會集敬拜守節,神的榮光特別彰顯(1-3);人心也特別喜樂(10)。
2.服事的隱藏面與顯明面:大衛不在獻殿禮現場,但聖殿裡外,連利未人拿的樂器都是他製造為要頌讚神的(6),他為聖殿的服事是長期隱藏的(參代上十七~廿九章),然而神和眾人都紀念(10)。我們事奉神有些顯在人前;有時隱身幕後,甚至有人終生沒沒不為人知,但凡為神而作,事奉的本質和價值完全相同。
3.祝福的無限量與有條件:神對所羅門的應許強調了“永遠“、“恆常“和“不斷“ (16、18),祂的祝福永世不盡,無限無量。然而領受祝福卻有條件。自卑、禱告、尋求神的面、轉離惡行,是個人和國家地土蒙福的先決要素。這段話不只對所羅門,也對歷代每一個神兒女說,神期待我們都能符合條件,領受祝福!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3
歷代志下 第8章
經文要義
聖殿完工了,第八、九章記載所羅門其他方面的傑出成就。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記述所羅門的施政無往不利,國勢達於頂點。然而敏銳的讀經者會在這一片繁榮興盛中至少發現兩點矛盾:
1.以神為念或以己為念? 上述所羅門建造聖殿為時七年,建宮殿卻用了十三年。建宮殿無可厚非,然而為己建屋的時間心力幾乎是為神建殿的兩倍,比例可議。果然,王上七12並記他的宮殿建材”都照耶和華殿的內院,和殿廊的樣式”。對照大衛當年從自己住王宮而不忍神的約櫃在帳幕(代上十七1);他卻是將神親手畫的聖殿樣式移作己用!為神或為己,他與大衛差別立現。
2.畫地為聖或分別為聖? 所羅門替所娶的埃及公主特建一宮(11,並參王上七8b),是因他認為”耶和華約櫃所到之處,都為聖地”,外邦女子不應住在靠近約櫃的大衛宮裡。他知道畫出約櫃所在為聖地,卻不求自己分別為聖遵守神所定不與外邦通婚的律法(參出卅四17、申七3-4),難道神只是”約櫃所到之處”那一小塊地的神嗎?這一小破口日後招來大禍(參王上十一章)。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4
歷代志下 第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從示巴女王的話中我們明白:
1.智慧先於財富:試想示巴女王自己富甲一方,所羅門若只在她面前擺出宮廷排場,有何稀奇?但她是“見所羅門的智慧,和他所建造的宮室,席上的……又見他上耶和華殿(獻祭),就詫異得神不守舍“ (3-4)智慧先於財富;且有對神的敬拜為基礎(箴九10),這三W―智慧(wisdom)、财富(weath),和敬拜(worship)會合,才顯出影響力。光是財大氣粗多麼乏味,不能造就人。
2.尊榮彰顯神榮:所羅門的財富和尊榮不但用來展現自己的影響力,更讓示巴女王發出“耶和華你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今我們優渥的經濟能力有否讓周圍的人敬畏神?或只用來誇耀自己?
一如對大衛的軟弱面盡量省略;歷代志也只以富強絕頂總結所羅門的一生,而隻字不提其他。但想到耶穌說他一切榮華還不如一朵野地的百合花(太六28-29),人間富貴的真諦,我們宜所深思。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5
歷代志下 第10章
經文要義
從十章到卅六章,是以色列分裂為南、北二國的歷史,而以南國猶大為重點,因其為大衛的後裔,且其間有五次屬靈的復興。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羅波安一次錯誤的決定,強大的國勢全盤改觀。他錯在哪兒?
1.求問人而未求問神:他不立刻回答百姓的要求(5),是智慧的。然而三天中他問這問那,唯獨未曾問神。相對於所羅門向神求治國的智慧,他做了聽從人不聽從神的“不合理“之事(參徒四19)。
2.不用老年人的意見(8):這表露出一種叛逆自主的意識形態。
3.採用體貼肉體的意見:他採用的意見,除了是出於“那些與他一同長大“的親信,也因為那些話餵養了他的肉體,以作威作福來滿足他的權力慾望。我們要小心這類聽起來“很過癮“的話。
羅波安確實作錯了決定,一言喪邦。但以色列人叛離的決定又做得對嗎?16節他們說的話,也同是體貼肉體的血氣之言。“自己顧自己“絕非神的心意(參腓二4)!他們以血氣對待羅波安的錯誤,便分裂國家,影響數千年。我們當怎樣小心看待別人的錯誤?
15節說這事出於神(參王上十一~十二章)。神可以使用人的自由意志來完成祂的旨意,祂掌管人心和歷史。然而人間一切美善也同樣是出於神,祂的本意是賜福。錯誤的決定,仍然出於人。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26
歷代志下 第1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因暴力的言語而失去的國土,羅波安意圖再用暴力奪回,他忘了興衰由神斷定(詩七五6-7),若真出戰,必血流成河而徒勞無功,幸而神藉先知說話,阻止了這場無謂的內戰。然而分裂的國運就此成為定局。一言既出,十八萬兵力也挽回不了,你我可不慎乎?
耶羅波安蒙神使用而得十支派,若遵行神的道,神應許必為他“立堅固的家“ (王上十一28-38)。但他造金牛犢,自立祭司,藉此拉攏民心(王上十二26-31),卻失去所有祭司和利未人,反而堅固了猶大國(17),而北國也因此僅傳世二百載即亡。“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王朝命運“。不靠神而靠政治運作的下場殆即此。
祭司利未人和凡定意尋求神的人,拋家別業來歸耶路撒冷(13-16)這些無名的信心英雄,在混亂分裂的世代留下佳美的腳蹤。
主啊,我放下一切心機和盤算,不遠千里一定跟隨祢!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1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羅波安留在歷史上的,除因錯誤的選擇高壓政策而導致王國分裂外,就是這個評論:“羅波安行惡,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14)。他的,或說一個不立定心意尋求神的人,其信仰狀況是:
1.起伏不定:他在順利、強盛時便離棄神;受管教時再自卑尋求神,不能忠心不貳。這是否也為你我生命的寫照?不錯,當我們回轉,神便施恩,可是僅只“略得拯救“而已(7),我們還是緊緊跟隨主,來“飽得慈愛“吧(參詩九十14)
2.虛有其表:神可以施恩不滅絕他,但他的罪卻造成聖殿被劫,耶和華的榮耀被仇敵肆意毀壞!最令人感慨萬千的是,之後他用廉價的銅盾牌代替原先的純金盾牌,而仍令護衛兵拿著值勤,濫竽充數。莫說盾牌正象徵軍事防衛、純金象徵神的榮耀,單看他用次級品混冒正牌,而行禮如儀,信仰淪為何等虛偽的粉飾太平!
這兩種信仰生活看來都不陌生,你我經常如此。但這就是“行惡“!
主,助我棄絕生命中的銅盾牌,我要持守“上好的福分“ (路十42)!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13章
經文要義
本章記羅波安之子亞比雅,列王記上稱亞比央,且有不同觀點。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比雅在位僅三年,本書所據的史料載他是位好王,因:
1.正確的價值觀:他的勸降演說反映他極重視:a.神的約,認識那是永遠不廢的“鹽約” b.對神的敬拜和守誡命。“至於我們,耶和華是我們的神,我們並沒有離棄祂“(10)是何等鏗鏘有力的宣告!
2.正確的反應和態度:正當做此合神心意的宣告時,敵人卻以雙倍的兵力前後夾攻而來。亞比雅沒有因此懷疑或埋怨,而是“就呼求耶和華、祭司吹號、猶大人吶喊“ (14-15)。倚靠神,便得勝!
亞比雅選擇站在神這一邊,於是可以坦然無懼的宣告與他為敵便是與神爭戰,必不亨通(12)!今我行事有無此等把握和坦蕩?
正確的選擇也使得本書刪除了列王記對他的評語(王上十五3),而以正面論點作結。我們的人生也總有機會改寫神的評價!
“那時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猶大人得勝,是因倚靠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 (18)是這整起事件的鑰節,也是顛撲不破的至理。
靈修筆記
歷代志下 第14章
經文要義
14-16章記亞撒為王,帶來猶大國第一次靈性復興。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一片中興氣象,讀來如沐春風。細看來,復興有跡可循:
一提到亞撒作王,立刻指出國中太平十年,這是他給人的總體印象,然後2-6節才綜述太平的原因 ― 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除掉各樣偶像,又通令百姓同心敬拜神;於是國享太平;於是得以建造城池堅固國防。7節總結以上:尋求神除滅偶像 →四境平安 →建造城邑,這些事是互為因果、緊密結合的,而必以尋求神為基礎。“地還屬我們,是因尋求耶和華我們的神“。站穩這些腳步後,8節他才擴張軍隊;9-14節便戰勝百萬強敵!這條復興的發展路線任何時代都相同: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內在靈性通了,外在便強盛成功,可以建造城邑備戰;戰爭也必得勝。
爭戰中則絲毫大意不得,11節記他懇切呼求神,敵人就一敗塗地,“不能再強盛“。今我們也應制死仇敵,使牠再不能來轄制我們!是的,“耶和華啊,唯有你能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9/30
歷代志下 第1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撒的復興除有上述從內到外的線路之外,且內涵日益充實:
1.先知話語的支持:先知在教會復興史上向來扮演重要的角色。此處的先知亞撒利雅不知何人,但他被神的靈感動而說的話,卻使亞撒“壯起膽來“,進行更徹底的改革。先知信息帶來靈裡的壯大(參林前十四3)。現今正需要如此忠於神,而不求名位的真先知!
2.節期意義的恢復:耶羅波安不但立假祭司,也定假節期(王上十二32),破壞神從創世以來為人類定下的節令、日子、年歲(參創一14),亞撒的改革,很智慧的恢復了神的節期。他於三月五旬節期間招聚百姓,守收割之例而獻上戰利品(10-11,參利廿三),這不僅是遵守律法,也代表回歸神創造的心意,對接上了神賜福更新的時令。今教會也應如此洞察神工作的時機。
3.立約起誓:當守節期、獻燔祭,深度的敬拜會發展成百姓自發性的“進入一個約“(12節英譯)同心協議要忠心事奉神。這樣的立約、起誓帶來極大的喜樂,和神的回應與賜福(15)。
主啊,願這些復興的跡象也應驗在我們中間!我渴慕教會復興!
靈修筆記
快
捷
功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