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靈糧
作者:張鈞莉 老師
1 | 日 | 創世記1 | 11 | 三 | 創世記11 | 21 | 六 | 創世記21 |
2 | 一 | 創世記2 | 12 | 四 | 創世記12 | 22 | 日 | 創世記22 |
3 | 二 | 創世記3 | 13 | 五 | 創世記13 | 23 | 一 | 創世記23 |
4 | 三 | 創世記4 | 14 | 六 | 創世記14 | 24 | 二 | 創世記24 |
5 | 四 | 創世記5 | 15 | 日 | 創世記15 | 25 | 三 | 創世記25 |
6 | 五 | 創世記6 | 16 | 一 | 創世記16 | 26 | 四 | 創世記26 |
7 | 六 | 創世記7 | 17 | 二 | 創世記17 | 27 | 五 | 創世記27 |
8 | 日 | 創世記8 | 18 | 三 | 創世記18 | 28 | 六 | 創世記28 |
9 | 一 | 創世記9 | 19 | 四 | 創世記19 | 29 | 日 | 創世記29 |
10 | 二 | 創世記10 | 20 | 五 | 創世記20 | 30 | 一 | 創世記30 |
31 | 二 | 創世記31 |
RPG禱讀經文
日期 | 章 節 | 經文 |
1/1-7 | 創1:27-28 |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
1/8-14 | 創12:1-3 |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
1/15-21 | 創17:1-2 | 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你當在我面前作完全人,我就與你立約,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 |
1/22-28 | 創22:16-18 |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 |
創世記 第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神造萬物:宇宙萬有都是神創造的。神“創造“的特性有:
1.起初神造:那位自有永有,昔在今在永在的神甘願進入時間,在起點使無變有。“起初“顯示祂超越時間,也是時間的始,和終(啟1:8);“創造“顯示祂超越物質,是物質存在的因,和果。
2.神靈運行:神不是物,而是靈(約4:24)。“運行“顯示神的靈不是“無“或“空“,祂有意志;有能力;有作為;有愛,是看顧孕育、從無生有的大能者!這是我們的神與哲學,或宗教最大不同。
3.神說要有:神創造憑藉的工具是神自己的話;祂說就有,命立就立。祂發話,“事就這樣成了“──今我是否這樣聽命呢?
4.神看甚好:神創造的結果是“神看著是好的“、”一切所造的都甚好“──a.我和神看法相同嗎? b.我愛慕神造的或人造的?
二、神造人:神造萬物都是為預備造人,人是神創造的中心。
1.神的形像:人的外在體格(“樣式“)內在性情(“形像“)都為彰顯神,並代表神來看守、管理萬物。何等的期望與託付!
2.造男造女:神造人是男是女、有男有女,男女有份、有別,他們“各從其類“,也互補互助(參2:18)。
大哉!深哉!美哉!神創世的心意和計畫。願我們都”善體天心”。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和上章重複了嗎?其實是更深刻地顯示神創造的心意:
一、對安息日:安息是創造的一部分,表示:
1.“完畢“──a,完滿達成;b.安歇。至善至純至圓融的狀態。
2.“神賜福“這日──a.賞賜:祂滿有恩典;b.孕育:安息不是寂滅。
3.“定為聖日“──a.宣示主權。b.分別為聖。今我們守主日,也表示分別自己,認同神的主權;因此得進入神的賜福,生命圓滿。
二、對人:神造人與萬物完全不同,乃仔細模塑(參7注),使人:
1.有靈:神對人吹氣的動作溫暖而親密,代表不僅製作,也給與,將自己的生命賜與人(參伯32:8),使人能與祂溝通、能“活“!
2.有歸屬:神將人“安置“在伊甸園,並預備一切供應(9-14),多麼穩妥的安排。人生最終的安身立命之道,即在此。
3.有美感:在給人果子“作食物“之前,神先給人“可悅眼目“的樹!人受造即不是只為肚腹而存在。
4有託付:神將美好的大地委託人“修理看守“,何等的期許!
三、對婚姻:神看萬物都“甚好“,唯獨那人獨居“不好“。婚姻是:
1.神所印證的:神像新娘的父親一般,“領“女人到男人面前。
2.互屬互補的:“配偶“意為相對、相稱的,是為要“幫助他“。“骨中骨肉中肉“顯示彼此相屬,互相成全,而非互相利用、轄制。
3.排外的:“人要離開父母“,和任何第三者,而進入婚姻。
4.永久的:“…連合,成為一體“,不可隨意分開(參可10:9)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墮落的軌跡:這一章令人浩嘆,因撒旦的詭計至今仍然類同:
1.“神說“與“神豈是真說“:a.“豈“──化絕對為相對;b.“真“──變確定為懷疑。世間萬物本皆憑“神說“而有;而人類的思辨問難卻都在“豈是真“中間打繞。人究竟是萬物之靈或冥頑不靈?
2.“只是分別善惡樹上“與“所有樹上的果子“:a.擴大神所定的界限,妄想;b.“隨意吃“與“不許吃“──扭曲神的美意,猜忌。
3.“不可吃“與“也不可摸“:a.模糊焦點,混亂;b.增加禁令,綑綁。
4.“必定死“與“不一定死“:繼續化絕對為相對、變確定為不定。“不一定“是個無底坑,使人漫無歸依,也茫無目標。
5.“因為神知道…你們便如神…“:a.繼續扭曲、猜忌,進而否定神的良善;b.引誘人渴望與神同等,僭越本分、驕傲狂妄。
6.“你們便…能知道善惡“:a.“你能“──倚靠自己能力;b.“知道“除頭腦知識,也包括下判斷的動作;“善惡“原文指“一切“。由自己去判斷和掌管一切──自立為神,不再順從神的話語。
罪,就是從“神說“,到“人能“,人自封為神的過程。
二、回頭的契機:其實每個關口,人都可即時回頭。讓我們小心:
1.要聽什麼?:園中鳥叫蟲鳴、流水潺潺,為何單聽蛇說話?
2.先看什麼?:“於是女人見那棵樹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看的次序與神相反(參2:9,見昨二、3)。求主助我眼真“明亮“。
3.“你在哪裡?“:神當然知道亞當在哪,這一個等待悔改的“呼喚“迴盪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到如今仍在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讓我們都來回應祂:“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賽6:8)!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兩個兄弟──該隱與亞伯。他們的差別表現在:
1.動機(2-4):a.當時人類還是素食(3:18),亞伯牧羊的目的應是製衣遮羞(3:21),和獻祭贖罪;而非為吃。他渴求合神心意;該隱卻為自己肚腹而活。故說“亞伯因著信獻祭與神…“(來11:4)。b.“頭生的“是羊群中最好的;“脂油“是羊身上最好的部分。亞伯盡心獻上精華;該隱獻的是自以為是的土產。
2.態度(5下):“大大的發怒,變了臉色“顯示該隱a.驕傲炫耀的獻祭目的;b.忌妒暴怒的性格和態度。這是神問“為什麼“之因。
3.行為(7):“你若行得好…“顯示a.該隱平素的行為是惡的(參約壹3:12);b.神要的不只是祭物,更是獻祭的人(參撒上15:22)
二、兩種文化──該隱與塞特。
1.以為得著與神所設立:該隱名意為“得“,因夏娃以為得了兒子,但很快便發現這是“虛空“(“亞伯“的字義)。該隱後裔創建的人類文化,都屬此“以為得著卻全屬虛空“,鏡花水月。塞特名意為“立“,與神立大地柱子同字(撒上2:8),多堅固(參詩90:17)!
2.離神漂流與求告主名:該隱離開神的面,“流離飄盪在地上“,憑己意建造、命名城池。代表背離神的屬世文化。塞特生子以挪士(“人“之意),開始“求告主名“,與神重建正常關係。
我們的文化是“走了該隱的道路“ (猶11);或站穩了塞特的根基?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是人類第一份譜系記錄,固定的格式中彰顯了:
1.人有價值:在人類最早的時期,聖經就按照個人和各個階段提其名字──每一個人都被神知道、蒙祂紀念。
2.男女同樣有價值:神造人不但是“造男造女“,且“稱他們為人(原文即亞當)“(2),表示雖然男性為頭,其名字就代表整個種族,但兩性在一起才足以表達神稱“人類“的含意(參林前11:11)。
3.生兒養女有價值:不斷重複的“甲活到…歲生乙“,說明生育是年歲的標記,神看重兒女的出生。而重複“又活了…年,並且生兒養女“更顯明:a.神給人的“生養眾多“之託付(1:28),在塞特一系子孫中應驗了;b.生兒養女就是那活著…年的內容和意義。今我們不論在肉身或屬靈上為主生養兒女,就是人生的使命和價值。
4.與神同行最有價值:重複格式中的最後一句“甲共活了…歲就死了“說明死亡是亞當犯罪後人類的共同結局,不論多麼長壽,最終難逃一死。其間惟有以諾以他與神同行的人生,竟然衝破死亡的網羅、重排人類的生命模式!與神同行的生活方式使得以諾雖然在當世壽命最短(他“只“活了365歲,其他九個人的平均年歲是913歲),卻a.滿足了神,以致神捨不得不“將他取去“!b.更勝過了死!──人的尊嚴和價值,捨此為何?
人犯罪帶來羞恥;神卻仍在歷史中不斷賦予人肯定、尊榮和價值!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更大的罪:本章記載人類的罪越犯越大,已罪無可逭:
1.交鬼通靈:夏娃墮落的動機之一是要僭越人的本分而“如神“(3:5);至此人又與不守本位的天使(猶6)結合生子:a.再僭越神所定的類別界限;b.與撒旦聯手悖逆神。今人交鬼,其意亦同。
2.內外皆壞:當時人的外在──“罪惡很大“(5),“世界敗壞,地上滿了強暴“(11);內在──“終日(經常、恆久的)思想(反覆模塑的)盡都是(完全、無例外的)惡“,徹底腐化,毫無良善(參羅7:18)!
二、更深的恩:但本章所描寫的神,卻有著:
1.怎樣的“看“:“耶和華見人罪惡很大“(5)與“神觀看世界敗壞“ (12);和一章“神看所造的甚好“,是同一個“看“字,不是指一時的看見,而是深入的察看。這一看,前後差別何其大!
2.怎樣的心:“耶和華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後悔或也譯為憂傷,雙重的憂傷,只因人的不為罪後悔。此心此情誰人知?
3.怎樣的約:但帶著這樣傷痛的心,神竟仍然看著挪亞一人(8的“眼前“);而說出“我卻要與你立約“(18)這樣甘願限制自己的話!這是“不平等“的約,是我們永遠測不透的忍耐,和愛!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7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神審判的大雨一來,何等驚心動魄:“水勢在地上極其浩大…都淹沒了…都淹沒了…都死了…都死了…都從地上除滅了“(19-23)萬物俱滅,片甲不存,眼見天地就此復歸洪荒。然而:
1.還有一人:神要挪亞進方舟,“因為在這世代中,我見你在我面前是個義人“(1)──a.當時其實是一個“人在世上多起來“的時代(6:1),芸芸眾生,竟“惟有挪亞在耶和華眼前蒙恩“(6:8)!人哪人,“你在哪裡?“(3:9) b.因一個義人挪亞,神留下一家八口,和所有動物各一對,“可以留種,活在全地上“(3)。神所懷的意念不是降災禍,而是留義種;不是消滅淨盡,而是更新潔淨。
2.再過七天:神要挪亞進方舟,也是“因為再過七天,我要降雨在地上四十晝夜“(4) ──a.以方舟之大,挪亞邊“傳義道“(彼後2:5)邊建造,為時必定頗長久(有說120年,不確定,應界於挪亞500-600歲間),神一等再等,無人悔改;至此最後關頭,再等七天!b.還有七天才降雨,晴空萬里中“挪亞就同他的妻,和兒子兒婦,都進入方舟,躲避洪水“(7),此之謂信心;此之謂順服!
3.一對一對,各從其類:再讀8-9;14-16,除人類外,世上萬物無不聽命於神,井然有序進入方舟。寧不再次為悖逆的人類浩歎!
方舟由神設計(6:14-15)、監工製造(6:22);時候一到也由神親自關閉(16)──a.神關的沒有人能開(啟3:7),哀哭切齒也來不及了;b.對挪亞一家,神的這份“關愛“如父親褓抱眷佑。今對你我亦然。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8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6-7章是浩劫;8-9章是重生,死亡的怒潮沖刷不去神的更新大能!那一葉方舟安渡驚濤駭浪;一家八口全數得救,在在彰顯著:
3.馨香的新燔祭:新人的新心除了耐心等候(長期);還表現在築壇獻祭(首先)。前者是全心倚靠;後者是滿心感恩,加上捨得獻上祭物(那僅存的珍稀餘種啊)。如此內外合一的祭,遂有“馨香之氣“上騰,而帶下神的新應許、新祝福。神啊,祢許的是“地還存留的時候“,宇宙秩序便“永不停息“(22);我也理應向祢說:“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 (詩72:5)!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挪亞出方舟的一小步,也是宇宙萬物展開新規律的一大步:
1.自然的律:“神賜福“從無改變(1),向挪亞重申造人時的祝福──生養眾多與管理動物(1:28)。但,“驚恐“與“懼怕“進了自然界!加上開始肉食,生物界的食物鏈、弱肉強食等定律從此形成。伊甸園中那個和諧共存的世界,是一去不返了。今萬物只能在嘆息中切望彌賽亞再來,恢復當初人獸間的和平(賽11:6-9)。
2.血的律:比起人從此可以吃肉,更重要的是神對“血“的規定。“血就是生命“的律(4)宣告了:a.人對動物的權利受到限制,因牠們的生命屬於神,不可妄流,或吃牠們的血。b.人的生命受到尊重和保護,惟獨神才握有生命的主權,流人血害人命的(含自殺與墮胎),神必追討!c.血的神聖性也預備了贖罪的真理,獻祭和日後藉著耶穌成就的救恩,都與此一脈相承(參來9:22)。
3.彩虹的約──救恩與自然律的結合。這是首次神與人立約,每一個特徵都令人稀奇敬畏:a.神是絕對優勢的一方,卻主動立約;b.另一方的人卻無義務;c.寬廣性:包括“一切活物“;d.恆久性:包括“後裔“,是“永約“;e.有最美的記號憑證──雲中的彩虹。
4.罪的律:義人挪亞(6:2),竟因醉酒失去尊嚴,說明了:a.罪的引誘從內在的想要與神同等(夏娃),和驕傲忌妒(該隱)等,擴大為外在的放縱肉體;b.不尊榮父母的叛逆意識給含帶來咒詛;c.咒詛延及子孫。於是,這個蒙神立下彩虹之約的家庭,竟領著洪水後的所有人類,“順服罪的律了“(參羅7:18-25)!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0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儼然是部人類民族源流史!最令人深思的是人類其實是:
1.同文同種(1):人類儘管膚色、文化上諸多不同,卻都是“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萬國同源,也分享同一個十架救恩,這是俗諺“四海一家“的真諦,唯有循此體認,所謂“民族平等“才有實現的可能。
2.各隨各族(5):人類“分開居住“,本是實現了神“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的旨意(1:28;9:1;7),但只見他們“各隨各的方言宗族立國“,語言、種族和土地成為邦國形成的主導力量(5;20;31),人類隨語;隨祖;隨土,卻未隨神,結果語言隔閡、地域觀念、種族主義叢生,從神的“一本“(徒17:26),成為“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天下篇),甚至彼此歧視、仇視不已,多麼可惜可嘆!
3.英雄難覓(8-12):70個人名中,寧錄“為世上英雄之首“,但此人:a.名字意為“大膽“或“反叛“;b.是含的後裔(6),含受咒詛已見上章;c.“他國的起頭是巴別…“,從下章,和巴別(巴比倫)的歷史發展,直到啟18章它的毀滅,顯見這是敵擋神的勢力集合。原來所謂“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是當時反諷的“俗語“,離了神,何來“英雄“可言?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開啟人類語言學史,記錄了人類語言分歧的原因:
一、人的計謀:這裡兩次重複“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3;4),人所集體圖謀的是:
1.作磚建造:以人工(磚)代替天然(石頭)。倚靠自己。知識慾。
2.塔頂通天:想要升到天上,與神同等(參賽14:13-14)。是亞當犯罪的原型──“如神“的擴大,僭越本份,驕傲悖逆。權力慾。
3.傳揚己名:以自我為中心,宣揚自我,向神挑戰。名利慾。
4免得分散:用人的方法公開違抗神“遍滿地面“的心意。敵擋神。
二、神的作為:
1.降臨察看:神從不袖手旁觀,祂知道、並深入其中鑒察。
2.阻擋罪惡:神破壞人的惡謀為要保護人,防止他們進一步犯罪,而非與人作對。祂的插手干預都出於關懷,至今仍同。
3.變亂分散:a.神“遍滿地面“的計畫終必達成,但人失去原可享有的和諧和祝福,乃在羞辱;混亂中分散。b.人傳揚己名的計畫終究落空,所怕的分散反而臨到。其實是人類把自己分開了;當他們先把自己與神分開時。
三、神的揀選:伊甸變作巴別,神創造的純全世界,成了人為的、混亂的世界!但神仍然往前,在分散全地的人群中揀選了亞伯蘭來成就祂的救恩大計。此後聖經就以這個家族為中心了。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伯蘭的一生像首由神主編的長篇史詩,從開篇處便顯明是:
一、本乎恩:
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神主動呼召他脫離巴別的混亂,和吾珥的異教環境。看不出亞伯蘭有何善行,純粹是神揀選的恩典。
2.亞伯蘭離開了吾珥“本地“,但離不開“本族、父家“。這“一半的跟隨“還在哈蘭半途而廢。但神不放棄,再次呼召他出哈蘭。
3.“我必叫你成為大國…地上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不但賜福他一人、一家、一國,且福及全人類!何等的應許和賜福!
4.在示劍神向他“顯現“,再應許賞賜迦南地。
5.下埃及的亞伯蘭,性格中的懦弱自私暴露無遺,神仍不離不棄。
二、因著信:
1.吾珥是當時首屈一指的城市,神的呼召只說“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並未說明何地。而“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4),“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來11:8)。面對浩瀚沙漠茫茫人海,這是一個全憑信心的順服行動。
2.關於大國、萬族的福,其實是抽象的,唯有信心的眼才能“從遠處望見“(來11:13);唯有順服的腳才能使祝福一步步實現。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這一條信心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但在曲折處讓我們明白:
1.一個回歸的方向:當誤入“下埃及“的歧路,跟隨神的人知道──回到伯特利(意為神的家)“起先築壇的地方…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哪裡跌倒哪裡爬起,敬拜的祭壇永遠是我們回歸的方向。
2.兩種遷移的可能:靈性的恢復須要時間,唯務必要認清方向。我們是像亞伯蘭“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3);還是像羅得“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 (12)呢?
3.分合見信心:亞伯蘭與羅得的分離是:a.“財物甚多“之祝福的結果;b.“離開本族“之呼召的實現;c.“牧人相爭“問題的解決,因此不妨視為相互成全和成長的契機。分合之際,亞伯蘭顯出了見識(骨肉不可相爭)、常識(“遍地“和“左“”右“)與慷慨(你向左我就向右)的榜樣,他的安全感來自信心的眼;而不需要像羅得一樣,靠“舉目看見…“(10)來作決定。
4.得失由神定:羅得選擇了眼見的福,看來是得利,卻愈來愈靠近罪大惡極的所多瑪(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其實煩擾不斷(見15、19章)。亞伯蘭看來失去了最肥美的平原之地,卻得著神所賜的無限無量的地業和後裔(14-17),是至大的祝福和自由。人虧待,神補足;似吃虧,卻蒙福,人生的得失禍福,除了神誰能決定?
靈修筆記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伯蘭這次出擊,為我們樹立了屬靈爭戰的榜樣:
1.為弟兄而戰──愛心:羅得住在罪惡的環境,易給仇敵擄掠的機會。亞伯蘭的救援顯明對軟弱者的愛和擔代(參羅9:3;15:1)。
2.倚靠神而勝──信心:a.“聽見…就率領“:信心是採取行動,不遲延;b.“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信心也是早有準備,不魯莽;c.“三百一十八人“:不看自己不足,專倚靠神。有學者稱此數字原文可導向“神是我幫助“之意。d.“夜間,自己同僕人“:有策略,並親自爭戰;e.“直追到…又追到…“:徹底勝利,全部奪回。
3.榮耀神而獻──感恩:a.“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勝利之際最需靈糧滋養和聖靈恩膏,切勿鬆懈;b“他是至高神的祭司“:得勝乃出於大祭司(基督)的代禱和供應;c.獻上十分之一,將榮耀完全歸神。爭戰後的感恩祭,比勝利本身更美。
4.見證神而拒──持守:a.拒絕所多瑪(罪惡之城)王的財物:清廉,且預防撒但竊奪神榮耀;b.尊重他人應得之份:智慧,並寬厚。
願我在為主爭戰,和待人處事上,都有亞伯蘭的信心,和成熟。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中亞伯蘭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切可感,美麗如畫:
1.耶和華明瞭一切,貼心體恤:與四王爭戰後(1),亞伯蘭難免擔心遭受報復,神主動告之:a.“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何等令人安心!b.“必大大的賞賜你“:原意“是你極大的賞賜“,神知道亞伯蘭放棄了所多瑪王的財物(上章),以祂自己來賞賜他。
2.亞伯蘭傾吐一切,向神敞開:亞伯蘭所關切的不是神賞賜的財富,而是無後嗣繼承財產,他可以坦然無懼向神傾吐煩惱(2-3)。
3.耶和華明明解說,以星空為證:當亞伯蘭合理化解釋“子嗣“的含意為“那生在我家中的人“(3),神明確宣告:“你本身所生的,才成為你的後嗣“(4),更正他憑理性修改應許、以次好代替上好的傾向。又體恤他憑空難信,特地“領他走到外邊,向天觀看,數算眾星“,以看以算堅定其信。那一夜的星空,為亞伯蘭閃爍成永不磨滅的信念,一直訴說至今日你我眼前。
4.亞伯蘭深深相信,因信心稱義:於是,“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6),並且再進一步給他地業的應許(7)。
5.耶和華又與他立約,並親自參與立約儀式(9-11;17-21),並預言將來必成的事(12-16),以活化其應許。使亞伯蘭不但相信神,並開始真正期待應許成就。
因此我們明白,人不但無行為可誇,連因信稱義的這個“信“,也沒有可誇的,都是神所賞賜、所引領的。(參羅4:1-5)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伯蘭與神親切的互動關係,到生活中,卻是嚴峻的挑戰:
一、亞伯蘭的軟弱:
1.理性的疑惑:撒萊不生育早見於11:30,但神應許亞伯蘭有後裔(12:7),他“合理的推論“為生在家中的便為後嗣,神說不,本身所生的才算(15:4),於是他看著“撒萊不能生育“(2)的現實;和“在迦南已經住了十年“(3)的事實,再次“合理的“推論神是要從他“本身的妾“生子。當我們理性的判斷大過信心的依靠,就難免走上此路。(注:必定是撒萊所生是在下章17:16-21)
2.感情的糾結:但亞伯蘭又不純粹是理性的人,他也像你我一樣感情豐富,當撒萊一訴苦(5),他自知理虧,在慚愧、憐惜等情緒衝擊下,竟說出“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隨意待他“。
二、神的信實:
1.神聽見(11):亞伯蘭和撒萊看夏甲是可以隨意對待的奴隸,神看她是同樣需要指引的“人“。當“耶和華聽見了你的苦情“穿過茫茫曠野臨到這個疲憊驚慌的逃家使女,是怎樣的肯定與安慰!
2.神看顧(13):神的選召是不後悔的(羅11:29),祂揀選了亞伯蘭,便因他之故也看顧夏甲,要使她的後裔也成為大國。
神的信實總是遠遠大過人的軟弱,讚美主!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7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全能的神:這是神第一次啟示祂的這名,El Shaddai,意即全豐;全足;全有的神,無須倚靠任何外力以成事。
1.要等到“亞伯蘭年九十九歲的時候“,飽經家庭糾紛(上章),認識了自己“如同已死“(羅4:19),全然無能,神才啟示祂的全能。
2.隨著這啟示,神也要求亞伯蘭“作完全人“。這除了品格上的含意,也指完全信靠神,不憑自己行事,也不依靠他物。以亞伯蘭在上章所顯露的弱點,此言與其說是要求,更是肯定與鼓勵。
二、全新的名:此時神也給亞伯蘭和撒萊改名為亞伯拉罕和撒拉,表示改變他們的身分,和生命的方向。這新名代表著:
1.國度的預告:二人名字的原意“崇高“和“公主“,側重個人的榮耀;改名“多國的父“和“多國的母“,則不但預告著政治上的“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6),還包括屬靈國度的建立。
2.信心的宣告:近百歲而除以實瑪利外尚無子嗣的這對老夫婦,從此被稱呼為多國之父與多國之母,不斷宣告神話語的大能。
三、全新的禮:神也定下割禮作為立約的證據(11),世代遵守,表示委身於神;和脫去肉體的情慾(西2:11)。
這約是更新,並極度擴大的祝福,亞伯拉罕起先不能置信(17),隨即以即刻而全面的順服支取了應許(23)。今我們若向神信而順服,也同蒙亞伯拉罕的大福(加3:9;14)。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8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再次顯示,立約的屬靈高峰,有待日常生活的實踐來印證(參16章默想應用)。這一次,亞伯拉罕表現不俗,先是熱情款待客旅(學者公認從原文用詞看來,他起先並不知道三位來客的身分),從而獲得神再次應許撒拉明年生子;繼而與神同行,從而得知神的心意,而能竭誠代禱。更寶貴的是,本章讓我們體會到:
1.神樂意向人顯現,只要人在對的位置:如同神“在園中行走“(3:8),祂也向亞伯拉罕“顯現出來“(1),這是祂從起初造人時就有的渴望,不斷在人間尋找交通的對象。亞伯拉罕以祂“坐在帳棚門口“──表徵守著在世寄居的客旅身分(來11:9),未被繁華世界吸引同化(對照19:1羅得的位置);而配得神向他顯現。
2.神樂意堅固應許,只要人有對的態度:亞伯拉罕“一見“三位來客,所展現的積極熱情、謙卑誠懇、竭心盡力的態度(注意2-8的連串動詞),使神欣然留下“洗腳歇息“,而開口先重申撒拉生子的應許(10),顯示這是祂此行主要目的。祂制止撒拉暗笑,也因不信的態度將攔阻神蹟,而祂實在希望成就這應許。
3.神樂意赦免罪惡,只要人做 對的禱告:更感人的是神不向亞伯拉罕隱瞞所要做的事(17),主動引發他為所多瑪代禱。這一波著名的“討價還價“,難道是亞伯拉罕改變了神的心意嗎?不!其實是神改變了亞伯拉罕,使他因體會神的樂意赦免,而做出對的禱告!神的心從無改變,那重複了六次的“為這…個人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啊,至今仍在等待我們去禱告!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1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所多瑪的罪:這駭人聽聞的暴行讓我們更明白罪的本質:
1.罪有傳染性:a.“城裡各處的人,連老帶少,都來…“(4) ──犯罪的範圍傳及各處,和各年齡層。b.“現在我們要害你比害他們更甚“ (9) ──犯罪的嚴重度傳及深處,罪上加罪。
2.罪有昏迷性:天使為救羅得,“使門外的人無論老少,眼都昏迷“(11),他們生動演出人犯罪時盲目的情況,“摸來摸去…“卻仍不回頭。所謂鬼迷心竅,罪使人不能清醒地自由思考。
3.罪有聲音:魔鬼常讓人以為犯罪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但神和天使都親自見證,罪行會發出聲音,且聲聞於神(13及18:20)
二、羅得的軟弱:他和亞伯拉罕同樣熱誠待客,但他:
1.無影響力:a.說話沒有份量,不但不能被人尊重,反自取其辱。b.全城找不出“屬你的人“同逃,連女婿也以為他是開玩笑。
2.以罪換罪:他向暴民所提犧牲女兒的建議(8)雖是為保護客人,仍不合情理。長期與罪妥協的人所想出的妥協辦法,本如此。
3.貪戀世俗:全城暴亂,仍“遲延不走“;天使拉出,仍說“我不能逃到山上“,他比所多瑪王更像是“掉在坑裡“(14:10)難自拔。
4.因小失大:兩次強調瑣珥“小“(20)以違抗往山上逃的命令,顯示他價值標準混亂。難道小城不是城,小罪不是罪?至終他仍住到山上、洞裡(懼怕的癥候),還亂倫生子,損失何其“大“!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0
創世記 第20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從亞伯拉罕重犯稱妻為妹的錯誤,提醒我們要小心:
1.遷移中的軟弱(1):這次事件發生在亞伯拉罕“向南地遷去“時。相對於他在希伯崙時能“為耶和華築一座壇“(13:18);“坐在帳棚門口“(18:1);“站在耶和華面前“(19:27),是否遷徙不定的環境影響了他與神的關係呢?當人生轉彎時,須加倍警惕。
2.假設性的難處(11):他先假設“我以為這地的人總不懼怕神,必…殺我“,而事實是亞比米勒君臣“都甚懼怕“(8),他的“以為“純屬子虛。羅得的女兒說“地上無人…“(19:31)也同此例。魔鬼常讓我們假想困難,而錯下決定。起來斥責這些“以為“吧!
3.合理化的解釋(12):“況且他也實在是我的妹子…後來作了我的妻“,魔鬼也常讓我們用許多的“況且“不斷辯解,找各種理由將謊言合理化。然而在神“只有一是“ (林後1:19)。
4.習慣性的謊言(13):“我們無論走到什麼地方,你可以對人說他是我的哥哥…“顯示這還不只是他們夫妻第二次說這“半實半虛“的謊話!可見:a.謊言若不對付乾淨,會跟隨我們“無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說謊;b.事隔20多年,撒拉應已不及當年美貌“危險“,但他們已習慣如此假設,故繼續說謊…而惡性循環。
二、然而神永不失敗,祂竟仍然:
1.攔阻罪行:一方面保護撒拉;更為完成對人類的救贖計畫。
2.垂聽禱告:亞伯拉罕雖然a.才剛軟弱犯罪;b.自己妻子也不能生育,神卻聽他禱告,醫好亞比米勒和眾女眷。一切純是恩典!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1
創世記 第2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以撒出生是亞伯拉罕信心的重要里程碑,他和撒拉相信了:
1.神的話語:神“按著先前的話…照祂所說的給撒拉成就…所說的“(1-2),神的話信實可靠,祂說,事便按著所說的成就!
2.神的時間:時間在神手中,不論怎樣不可能的事,“到神所說的日期“必定成就!這使得亞伯拉罕開始敬拜“永生神“(33)。
3.神的大能:重複“當亞伯拉罕年老的時候“(2;7)和“年一百歲“(5)指當他無可指望的時候(羅4:18~19),神的大能使無變有。
二、打發夏甲和以實瑪利離開本是“憂愁“的事,但也顯示了:
1.神廣大包容(12-13):神顧念亞伯拉罕到一個地步,也要使以實瑪利的後裔成為大國。撒拉容不下的,神包容!
2.神供應照顧(17-19):餅和水會用盡;行走曠野會迷路,但神安慰、供應、扶持。亞伯拉罕照顧不了的,神照顧!我們若能體會神的包容和照顧之心,世界將多麼不同!
3.神按時行事(20-21):上一次夏甲逃出,神要她回去服在主母手下(16:9);約17年後,神幫助她住在巴蘭曠野,後裔成為大國。服在神的時間表之下,神所作的超乎所求!
三、與亞比米勒立約一事,至少從兩方面成就神的應許:
1.亞伯拉罕以一平民與君王立約,地位提高,成就神最初呼召他時所說“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的應許(12:2)
2.從13章起,神的應許都包含後裔與土地兩項。後裔部分,因以撒誕生,已經實現;這裡和23章就要提到土地的擁有權了。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2
創世記 第22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亞伯拉罕獻以撒,不但沒有失去兒子,反而使他與神同行的一生登峰造極,且為千載世人留下了信心與順服的榜樣:
一、順服是一個行動,而且是:
1.立即的:“清早起來…就起身往…“(3),毫不遲延。
2.持續的:“到了第三日“(4),依然堅定不改
3.無聲的:對神無言,沒有任何質疑或懷疑,神怎麼說就怎麼做;對人少言,以免旁生枝節,徒增攪擾。請想像若亞伯拉罕在家先與撒拉商量,或在山下沒有留下僕人,將是什麼場面?又,請注意以撒的表現,他也是無聲順服的榜樣!
4.徹底的:看亞伯拉罕的動作,他在那裡築壇、把柴擺好、綑綁他的兒子、放在壇的柴上、伸手拿刀、要殺他的兒子…他是徹底而決絕的在執行神的吩咐,一絲不苟,而乾淨俐落。
二、信心是一種宣告,所以要:
1.小心隨口的話:他告訴僕人的是“我與童子…就回到你們這裡來“(5),兩個人去,也會兩個人回來,這是他堅信的,中間過程就交給神。隨口的一句日常吩咐,都是信心的宣告。
2.說出正面的話:“羊羔在哪?”是最椎心刺骨的問題;“神必自己預備作燔祭的羊羔“是最積極正面的偉大宣告。說出所知、所信,至於所不知的中間過程(在哪;是誰;如何…?),再次交給神。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3
創世記 第23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獻以撒是亞伯拉罕靈性的高峰,啟示了我們學不完的屬靈功課;本章落到實際生活層面,他的經歷也清楚教導我們:
一、如何面對人生的傷痛:
1.“哀慟哭號(2):華人喜歡勸人節哀順變、勇敢堅強,但哭泣其實是醫治哀傷重要的一環,不論是面對親人過世,或其他的失落和打擊,給自己一段宣洩情緒的時間,是必要的。好好哭吧。
2.“從死人面前起來“(3):哭泣之後,還要“起來“。聖經說“哭有時…哀慟有時“(傳3:4),不停止的悲傷,比不發作的更不健康。
3.“埋葬死人“:這是本章主題,重複七次(完全的數字),第八次正式埋葬撒拉在麥比拉洞(19)。完全埋葬,才能重新出發。求主助我們分辨生命中哪些事物或關係是已死的,靠主埋葬它,展開“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加2:20)的新生活吧。
二、如何實現神的應許:
1.動機:神多次應許亞伯拉罕得迦南地為業,他也確實“金銀牲畜極多“(13:2),但始終保持“是外人,是寄居的“(4),沒置產業。他是“羨慕天上更美家鄉的人“(來11:16),而我們該羨慕他。
2.過程:購買麥比拉田標誌著得地業應許的開始,過程中亞伯拉罕謙卑但堅定(兩次“下拜“三次懇求);對地主(“瑣轄的兒子以弗崙“)、地況(“田頭上那麥比拉洞“)充分了解;對會議計畫周詳(“當時以弗崙正坐在赫人中間“),都值得效法。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4
創世記 第24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清楚顯明尋求婚姻的途徑與過程,十分寶貴:
1.事先設定原則(1-9):亞伯拉罕清楚交代為兒子擇偶的條件:a.不要娶這迦南地的女子;b.不要回哈蘭。範圍明確,且預先提出,作為尋求的根基。若依違兩可,看似民主尊重,其實困擾無窮。
2.提前求神引導(10-14):越早為婚姻禱告越好:a.承認萬事都出於神主權的安排,不憑自己喜好;b.禱告使目標具體化,如僕人禱告中即顯出熱情好客、敬老尊賢、主動勤快、身體健壯等標準(14)
3.尋求神的印證(15-25):不禱告分不清主的引導,禱告則使人經歷主的奇妙:a.環境的印證:僕人來到“水井那裡“──神引導人到正確的地點:b.時間的印證:“話還沒說完,不料,利百加…“──在最正確的時刻;c.人的印證:利百加的身世(15下)正符合亞伯拉罕所說的“本族“;動作性格則符合僕人的標準(16-20注意動詞) ──遇到正確的人。“那人定睛看她,一句話也不說,要曉得耶和華賜他通達的道路沒有“(21),清晰刻畫一個尋求神的態度。
4.隨時隨地感恩(26-27):僕人一發現利百加就是本族人,立刻敬拜稱頌一路引導他的神。至此,神的旨意和引導豁然開朗,接下來就水到渠成,快速成就了。那一個黃昏,在田間默想禱告的以撒,驀然回首,神所預備的伴侶迎面而來,多美!願我們在自己的,或兒女的婚姻大事上,都如此經歷神奇妙的引導、預備和祝福!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5
創世記 第25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本章開始將歷史的舞台從亞伯拉罕轉到以撒,令人深思的有:
一、亞伯拉罕的死,被稱為“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來11:13)。本章顯示他起碼望見了:
1.他將財物分給庶出的眾子,打發他們離開,不是偏袒,是因望見神說從以撒生的才是他的後裔(21:12),其他人不應干擾神的計劃。這是遵行神話語而有的遠見。我們“趁著自己還在世的時候“(6),能望見神的命定,而做些甚麼安排嗎?
2.他活了175歲,前半生飽受撒拉不孕之苦,到100歲才有以撒,以撒60歲才生以掃雅各。亦即他從無子,看到一子;最後15年看見二孫,但他透過如此緩慢的增長率,卻是始終都望見自己的後裔多如星辰海沙…這是相信神應許而有的遠見。我有嗎?
二、相反的,以掃和雅各這對雙胞胎的看見是:
1.“以掃輕看了他長子的名分“:他是典型的屬靈瞎子,為了眼前暫時的、廉價的肉體享受,而放棄有形無形一切的價值與福分。
2.雅各出生時手抓住以掃的腳跟,所表現的卻是對長子身分的過度執著。這使得他冷酷無親情,趁人之危地以紅豆湯行詐。
以掃對屬靈事務完全盲目;雅各也只看見了長子名份的物質利益,仍屬短視近利。身為亞伯拉罕子孫的我們,眼光又如何呢?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26
創世記 第26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以撒作為應許之子,他的生命明顯具有兩大特徵:
1.蒙福昌盛:神向他堅定亞伯拉罕的誓約(3),大大賜福他,耕種有百倍收成;挖井便得活水之井,他日增月盛,牛羊無數。
2.忍讓和睦:非利士人不斷與他相欺相爭,他一再相避相讓,結果不但神賞賜寬闊之地,亞比米勒王也來與他和好定約。人虧神補(參13章),我們再次看見忍讓的益處。
神的祝福包括物質豐富,和關係融洽。前者主要靠神恩;後者則尤須個人修養實踐(請參讀弗4:1-3)。追求和睦會帶來神更大的祝福,以撒不斷得著活水井,我們也可同樣經歷主恩湧流。
二、但以撒也有兩大缺失:
1.延續說謊的罪:以撒一到基拉耳,耶和華就向他顯現,祝福勉勵他,但當人一“問到他的妻子“,他的想法和作法都跟亞伯拉罕如出一輒,以致有學者以為本章和20章是抄錯、重複了。不是抄錯,但罪會重複再犯,還會進入家族傳統,可不慎乎?
2.中斷婚姻的福:亞伯拉罕怎樣為以撒的婚姻費心思量,我們還記憶猶新;以撒卻容讓以掃在當地娶了外邦女子,還連娶兩個!他自己蒙受婚姻極大的祝福,一生與妻相愛未再另娶,但對兒子的婚姻卻鬆散放任,以致常因兩個外邦媳婦“心裡愁煩“。這一來提醒我們要早為兒女婚姻禱告;同時讓我們深思:容忍的品格也會成為懦弱的缺點。連我們的優點也需要煉淨!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27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以撒有美好的婚禮,但家庭生活卻悲慘萬分。這個家中充滿了:
1.偏袒分派:我們常說“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卻長期“以撒愛以掃…利百加卻愛雅各“(25:28),僅四人就分兩派。看以撒預備臨終祝福卻只叫以掃一人(1;對照49:1),及利百加對雅各說“你父親…你哥哥“(6)的口吻,兩個陣營對立應不是短期的事。
2.各懷鬼胎:兩派分立不同心,互相隱瞞防範,以撒企圖“黑箱祝福“;利百加“竊聽情資“後反制其人;以掃隱瞞長子名分已賣之事實,冒領祝福,“背信詐欺“;雅各更公然三次說謊,還引神為證,又獻上虛偽的親吻。四個人爾虞我詐,倫理親情完全破產。
3.感覺掛帥:以撒偏愛以掃是“因為常吃他的野味“,他讓胃口控制心思;也憑美味決定祝福(1),而無視於神早已預言“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他“以肚腹為神“(參腓3:19),味覺當家,兼倚靠聽覺、觸覺、嗅覺,就是不求問神,使得雅各和利百加可以順感官(12“摸著“)圖謀突破,拐騙得手。人“跟著感覺走“,就難免上當。
騙局造成兄弟仇恨相殺,家庭分崩離析。神卻用這些因素來完成祂的揀選旨意。神不失敗,但人偏行己路是自己受苦,能不戒之?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28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雅各──幼稚的心靈:雅各外在機巧狡詐,對神卻是:
1.一片無知:他夢醒時所說“耶和華真在這裡,我竟不知道“,顯示他從未認識到:a.神真的在,而不僅是父、祖們口中遙遠的傳說。b.神真的在這裡,而不僅是在家裡的祭壇邊。c.神與我同在這裡,而不是趕逐拋棄我這個騙子。這是全新的認識。
2.完全膚淺:細讀他向神所許的願(20-22),實在幼稚可笑:a.“神若“:這是開條件;b.“給我食物吃、衣服穿“:好膚淺的物質條件;c.“我就以耶和華為我的神“:交換的關係,彷彿向神施恩惠;d.“必做神的殿…獻十分之一“:對價的關係,彷彿與神作生意。
二、神──奇異的恩典:神毫不計較雅各對祂認識的膚淺,竟然:
1.主動顯現:帶著罪疚感初次離家,獨宿曠野的雅各,該是多麼害怕、孤單、不舒適,神的主動顯現,帶來何等的安慰鼓勵!
2.不咎既往:許多人憤憤不平神為何沒有責備他的欺騙,其實不獨雅各,主若究察罪孽,你我誰能站得住呢(詩130:3)?
3.偉大的應許(13-14):神的應許從過去到現在,到遙遠的將來;從現在躺臥之處向東西南北開展;更從他個人擴展到全人類!
4.切身的照顧(15):“與你同在;無論哪裡都保佑你;領你歸回;總不離棄你“,一句比一句更實際、更切身、更貼心!
主啊,我也是從對祢一無所知,蒙祢恩典得以稍微認識、經歷你!
靈修筆記
創世記 第29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雅各從伯特利的“起行“,是他人生大轉折、人格大熬煉的開始。邂逅拉結沒有展開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反而硬生生揭示出:
1.欺騙會循環報應:騙人者人恆騙之,我們驚訝地看見他所受的與過去他所作的巧妙呼應──a.他利用以掃迫切想要食物得到長子的名分;拉班利用他迫切想要拉結得到七年的天價。b.他欺哄眼目昏花的老父;拉班欺哄夜裡視線不明的他。c.他冒充哥哥欺騙父親;利亞冒充妹妹欺騙他。d.他由母親授意做假;利亞由父親作主使詐。e.他對以掃不仁;拉班對他不義……上章指責神不究察罪孽的朋友,現在還懷疑神的公義嗎?
2.偏袒會累代遺傳:以撒和利百加對二子各有所偏愛,造成小家庭中結黨分派;雅各也不由自主的“愛拉結勝似愛利亞“(30),而在四個妻妾十二個兒子的大家庭中,嫉妒紛爭更形複雜。原生家庭的毒根,無影無形,卻又如影隨形。
而神的因果報應還不只是刑罰罪惡,更是積極的品格訓練;不是為咒詛,而是祝福的雛型!他正在塑造雅各,“直到成全了向你所應許的“(28:15)。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1/30
創世記 第30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一、雅各的兒子:拉結與利亞的生子之爭,活似一齣後宮甄嬛傳,可笑又可嘆。看她們費盡心機想要得兒子“被建立“,讓人反思:
1.誰申冤?(1-6) 拉結憑己意將使女給雅各為妾而得子,說“神伸了我的冤“,起名叫但。然而是她自己伸冤。我們常這樣自作決定,要神買單。後來以色列人中最敗壞的就是但支派,啟示錄受印名單中獨缺他們(啟7:4-8)。靠自己伸冤,如同泡影。
2.什麼有效?(16-18) 利亞用幾顆象徵愛情的風茄“雇下“雅各留宿,夫妻間的聯合關係變成一場性交易,多麼醜陋!拉結雖有風茄仍然不孕,利亞反倒蒙神給了價值(以薩迦)。什麼有效?
3.如何增添? 約瑟的名意“加增“和“除去“音近,拉結先說“神除去我的羞恥“,又說“願耶和華再增添我一個兒子“。先是感恩後是祈禱,拉結終於學到了依靠神增添兒子的途徑。
二、雅各的財富
1.誰賜福誰? “耶和華隨我的腳步賜福與你“(30),現在雅各深刻認識福氣的源頭,與伯特利澆石柱時(28:20)大不相同。
2.誰設計誰? 拉班利用雅各;雅各利用交配羊群的方法圖謀奪產(41-42),爾虞我詐,其實唯有神能使人豐盛(31:;8)。
靈修筆記
Top of the page
創世記 第31章
經文要義
問題思考
默想應用
雅各離開拉班,啟程返鄉之事,提醒我們如何面對人生的轉折:
一、神的時候:雅各應是6年前即有意回家(41,對照30:25),但當時各方面時機都未成熟,現在顯明神的時候已到:
1.環境的印證:環境會說話,如:a.經濟能力無虞了(30:42);b.拉班的兒子們抱怨了(1);c.“拉班的氣色不如從前了“(2)。
2.神話語的印證:跟隨環境不準,一定需要神的話。神a.直接說話(3);b.夢中呼叫(11-13);c.今日更常藉靈修讀經,清楚引導。
3.人的印證:尋求神旨意需要安靜(如24:21),也需要與正確的人交通,彼此印證。雅各安排場地,正式與利亞和拉結溝通(4),取得她們一致支持(14-16),是我們美好的榜樣。除了家人,屬靈長輩也是我們做決定前徵詢的對象。
二、神的方式:可惜雅各在離去的方式上有失粗糙,他“背著亞蘭人拉班,偷走了“(20),甚至拉結還偷走了神像。雖然拉班難以溝通,但雅各憑“我恐怕“的假設(31),在懼怕中所做的決定,仍有瑕疵。若他再更多放下人的謀算,更多遵循神的方式,相信神更早便成就了和睦立約的美事。誠懇面對強於假設猜測;公開處理強於暗中謀算,是不變的原則。
20年的磨練使雅各不再膚淺幼稚(參28章),拉班不義,但他對雅各的成長有益。我們生命中曾有”拉班”嗎?也都值得獻上感恩。
靈修筆記
快
捷
功
能